资料图。新华 发(拉赫尔·帕特拉索摄)
“同样一条路,自驾开车和打车推荐的路径怎么不一样呢?是不是故意绕路多收费?”“明明有路程更短的路,后台这路径规划不合理啊。”在不少人的 约车出行经历中,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抱怨与疑虑。6月11日,在滴滴推出的新一期有问必答中,滴滴地图与公交事业部负责人柴华作出了详细解答。
自驾路径和 约车推荐路径为何会不同?
柴华称,和自驾推荐走更快、更通畅的路不同, 约车会同时考虑时间、距离、价格因素,推荐相对快又相对便宜的路线。
“不合理的路径规划,少数司机不按导航行驶,不小心走错,甚至故意开错,都可能耽误出行。”针对滴滴会故意“绕路”多收路费的说法,柴华回应称,司机师傅在路上接单的时间是有限的,故意绕路不仅会让乘客放弃使用滴滴,还会耽误司机的时间,让司机的接单数变少,直接影响平台收入。此外,平台还需要拿出大量的人力来处理司乘投诉,“这些都决定滴滴不会故意绕路,而是希望规划更好的路线,让司机少堵在路上,多接些单。”他说。
柴华坦言,线下出行场景复杂,即便司乘协商路线,也可能产生误会。目前在 约车行程结束后,乘客可通过“行程回顾”功能,查看司机是否出现绕路或偏航,方便处理费用问题。
能穿小路为什么要绕道?
“明明从小区里穿过去更快更省时间,为什么要从小区外绕一大圈?”在打车经历中,有乘客曾有这样的经历。
对此,柴华解释,道路安全性也会影响路径规划:在预计行驶时间差不多的情况下,相较狭窄的小路,系统往往会更倾向于推荐更宽、更平整、通行更安全的道路。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剐蹭或者其他事故,耽误乘客出行。“小区也是类似,如果乘客起点、终点并不在小区内部,我们会尽量避免穿行小区。”
柴华称,行驶途中,平台也会基于历史数据和滴滴车辆的实时车速每分钟进行一次路径计算。当新路线预计能节省4分钟以上的时间,且车费增长不超过4元或是订单总价的15%,导航会语音提示,建议司机在和乘客充分沟通后,按照新的路线行驶,以尽可能地躲避拥堵。
更快和更近如何平衡?
据柴华透露,在规划路径时, 约车后台主要采用在安全、快速到达目的地的同时,让行驶距离尽量短,总花费尽量少的原则。但很多时候“快”和“近”很难同时满足:距离更短的路往往是次干路或者支路,红绿灯多,堵车可能性更大;而绕远的高速路或者环路,通行能力更强,只要不极端拥堵,车速通常更快,反倒用时更短。
“有乘客希望更快,也有乘客希望不绕远。为了尽量平衡,自去年3月起,我们在 约车上线了‘选择路线’功能。”柴华称,在考虑乘客偏好基础上提供最多三条路线供乘客自主选择,并鼓励司机主动询问乘客是否有常走路线。如果对推荐路线不满意,乘客可以主动给司机指路,帮助让推荐“更聪明”。如果乘客没有选择路线,系统则会主动规划更快的路,并将里程控制在一定范围,从而尽量让车费更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