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出“通心路”,代表履职路更宽

黄坪乡,“藏在”望天峡的深处。

位于秦巴山区深处的陇南市,山大沟深行路难,黄坪乡也是其中一个。曾经,这个有9800多人的高山园林乡,仅有一条两侧峭壁的峡间幽径,进出困难,闭塞多年。做了23年乡镇工作的陈玉辉说,通向村外的路,是村民心中的“老大难”,也是祖祖辈辈的期盼。

今年42岁的陈玉辉,是黄坪乡的“老人”了。2006年,34岁的陈玉辉怎么也不理解,做了十多年的副乡长、副书记的他,忽然被调整到乡人大主席的岗位上。

“船到桥头,车到站”——在当时,人大工作被认为等同于退居二线。但陈玉辉不信,他常说要多走、多看、多想、多提,归根结底就是“主动作为”。

主动作为的事情不少,可最让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打通那条只有18公里的“断头路”。用陈玉辉的话说,解决了出行难,才能让乡里有发展。

2013年6月,他组织了45名乡人大代表和3名区人大代表开展调研,走访黄坪乡和琵琶镇的各个村,把反映最多的“出山难”问题写成 告,向武都区委、区人大常委会作了汇 。

不久后,区里立项筹集110万元资金,帮助黄坪乡修成一条通往琵琶镇的砂石路,不仅开辟了黄坪乡的另一条出口,方便了集市往来和物资运输,也连通了成武高速和兰海高速之间的地域。

700多公里外,飞云乡的苹果,一度也只能“藏在”果园深处。

在尖角园区,果林间仍然使用着上世纪90年代前自发建成的砂土路,间距不过一两米,根本无法容纳大车通行。许多果子成熟了,眼睁睁地看着掉落腐烂,就是运不出去。

村上的乡人大代表张金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他把群众的困难和建议反馈到乡政府,随后和乡林业站和东高寺村一起实地勘察,统一规划了拓宽、砂化道路的路线。

本来是件方便大家的好事,可下关路村民小组的张自飞和其他三户却不干了。原来,道路要拓宽至4米,这三户的土坯看管房就要被拆除,几户人家情绪格外激动,眼看又和政府的施工队擦上了火。

张金良“摇身一变”,又充当了回润滑剂。一面和三家果农摆事实、讲道理,一面监督施工队如期动工,拓宽、砂化,统一安装水泥护栏,布设了铁丝 ……

看见路修得这么好,张自飞也乐了。毕竟,有了砂石路,飞云的苹果“就不怕巷子深”了。

过去,基层人大代表被“藏在”虚名里。

“以前人们把乡镇人大说成是‘三个一’,即一个主席、一枚章、一场大会整年荒。”回忆初到人大工作的时候,陈玉辉连连说了几个“不好做”。当了近7年人大主席,陈玉辉的最大感受是:能干的事,越来越多了。

从2012年开始,全乡人大工作从软件到硬件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乡镇人大主席工作也不再是“最后一站”,而是变成了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

“现在有干头、有盼头、有奔头。”说这话时,陈玉辉掩不住兴奋,“基层代表做的事不大,但最能贴民意,最会被信任。”

现在,飞云乡的苹果已经远销广东,大山深处的村民走向了各地……把山路拓宽整平通向远处,把信任之路修到百姓心里,让基层人大代表履职的路越走越敞亮。(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11月14日
下一篇 2015年11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