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 络技术、物流寄递行业和支付平台的发展,毒品犯罪逐渐形成全链条 络交易闭环,其中毒品流通环节呈现寄递化特点。不法分子利用物流行业,通过寄递方式走私、运输、贩卖毒品的案件增多。
日前,杨浦区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 该院办理利用寄递渠道实施毒品犯罪案件相关情况以及面对新型寄递毒品犯罪强化个案办理,推动综合治理的检察监督举措。
新闻发布会现场
2020年12月,大学生杜某某通过境外 络聊天软件,花费1300元,向境外人员购买了5片含有毒品麦角二乙胺成分的纸片(俗称“邮票”,简称LSD毒品)。
然而,当毒品由境外被邮寄至杜某某暂住地附近的投递站后,在他取件时,当场被警方抓获,经称重,该“邮票”毒品净重0.15克,经鉴定,上述毒品中检出麦角二乙胺成分。
近日,杨浦检察院以被告人杜某某涉嫌走私毒品罪向杨浦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杨浦区人民法院以走私毒品罪判处杜某某拘役四个月,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从杜某某聊天软件性质、聊天内容、快递物流信息等方面可以知晓,其行为符合直接向走私人购买毒品的构成要件,杜某某终因涉毒而无法完成学业。
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杨浦检察院办理利用寄递渠道实施毒品犯罪案件83件,该类案件在毒品犯罪案件中所占比重有所增长。
配图,图文无关
据了解,此类犯罪案件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寄递手段多样,除了传统的寄递方式外,还涉及闪送、同城急送、智能快递柜等;
二是区域跨度大,部分案件经过多个省份多次流转,甚至跨境寄递毒品;
三是犯罪方式隐蔽,不法分子往往将新型毒品夹杂在其他物品中邮寄,使用虚假的寄件人、收件人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
四是涉毒人员向大学生等青少年人群蔓延,出现在校学生因涉毒而被迫中止学业的情形。
针对此类犯罪区域跨度广、隐蔽性强,危害后果严重等特点,杨浦检察机关结合案件中反映出的监管漏洞,组织专题调研,召集涉案寄递企业及其监管机关进行了座谈,共同分析寄递行业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隐患,研究制定相关防范措施,就寄递行业综合治理充分听取意见,并向相关寄递企业和监管部门提出了增强防范意识、创新管理模式、落实安全制度、加强教育培训等建议,促进有效监管,协同发力、齐抓共管。
新闻发布会现场
同时,杨浦检察院通过梳理近年来在校大学生涉毒案件,深入分析案发原因、 会危害后果等,与市禁毒志愿者协会成立志愿服务队,并联合公安机关在辖区内的大、中、小学开展了“禁毒警示教育进校园”活动,以案释法,向在校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宣讲法律法规知识、新型毒品的种类与形态、防范毒品犯罪的措施等,织密校园禁毒工作安全 ,树立学生远离毒品、预防犯罪的心理防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