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骸缺损怎么办?这种修复材料能为缺损骨骼“牵线搭桥”

骨骸缺损怎么办?如果程度严重,就需要依靠辅助手段“牵线搭桥”。而3D打印骨修复材料便可以针对不同受损部位,为缺损的骨骸“牵线搭桥”。

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下称“深圳先进院”)医工所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下称“转化中心”)秦岭教授、赖毓霄副研究员、王新峦副研究员团队(下称“团队”)研发的“含镁可降解高分子骨修复材料”进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审查结果公示》(2018年第7 ),这是深圳市在骨科领域第2个通过CFD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产品,也是深圳市第1个获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硬组织骨修复产品。

该进展是转化中心技术向临床转化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预示着深圳先进院在3D打印骨修复材料方面的最新成果将进入临床转化快车道。

CFDA施行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对于企业所申请产品的获批条件十分严格,重点强调产品主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为国内首创,产品性能或者安全性与同类产品比较有根本性改进,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深圳先进院医工所转化中心秦岭教授团队赖毓霄副研究员介绍,“常用的生物材料多会添加一些如生长因子、蛋白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但是存在剂量不好控制、不易保存、制备过程中容易失去活性等问题,而金属镁则不存在上述问题,镁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几乎参与人体内所有的新陈代谢过程且具有诱导骨生长的作用;金属镁植入物能积极有效的刺激新骨形成,这将有利于骨折、骨缺损的愈合和骨组织再生,团队针对相关技术已于2014年取得发明专利授权。”

知多D

骨骼在人体组织中如“硬汉”一般的存在,而人的骨头虽然有再生能力,自体修复却极为有限,若缺损较大就需要依靠辅助手段“牵线搭桥”。

3D打印骨修复材料可以针对不同受损部位,结合医学影像技术,通过电脑软件,逆向设计出填补缺损的形状,使用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细胞相结合的材料,打印出人工骨修复填充物支架,放入缺损部位,来引导骨细胞的生长,实现个性化的修复。

目前,深圳先进院孵化的深圳中科精诚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已全面启动3D打印骨修复材料的CFDA产品注册流程,建立了产品的原材料采购及质检标准、产品技术标准、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及风险控制体系,即将进入临床试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5月25日
下一篇 2018年5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