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香港贸发局主席罗康瑞在北京表示,香港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一带一路”合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内地的国企可以利用香港这个平台在世界范围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分担风险。
“到发展中国家投资,一定会有政治和经济的风险,如果是一个跨国的投资组合会更加有保障。利用了全世界的资源,还不用自己(单独)冒这个风险,”罗康瑞告诉界面新闻,“如果只是国企去投,很容易被看做是资助(而非市场化投资),很多企业要上市成为公共公司,怎么向股东交代。我觉得香港这个平台大家可以好好利用。”
罗瑞康说,香港是全球经贸、金融的枢纽,和外面的世界打交道已经超过一百年,经验很丰富,香港的商务合约也属于普通法系(即英美法系),明白对方的商业运作、要求、管理等各方面。香港的投资经验也很丰富,过去四十年,香港投资内地,现在很多“一带一路”国家也像四十年前我们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虽然内地已经有很多公司走出去了,但这方面的经验还相对较少,香港的优势应该发挥出来。
“港珠澳大桥已经开通,大湾区将来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非常重要的基地,”罗康瑞说,“大湾区的体量很大,土地、人口、金融中心、休闲旅游、制造业、科技等等,什么都有,全世界没有多少地方具备这样的条件。”
罗康瑞指出,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一带一路”更显重要,我们需要开拓新的市场、扩大我们的需求。“一带一路”投资基建只是刚刚开始,商家都很聪明,交通方便了,人的来往多了,贸易和投资也会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会有一个竞争,谁能改革开放更好一点,谁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
罗瑞康说,中央十分重视香港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2017年12月,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与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北京签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关于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作为香港进一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方针和蓝本。
北京市也希望能和香港一起推动“一带一路”发展。10月24-25日在京举行的第二十二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京港洽谈会)的主题就是“携手‘一带一路’建设,谱写京港合作新篇章”。
在会议期间,两地相关机构(香港的智慧城市联盟﹑香港公匙基建论坛,与北京中金支付有限公司,以及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签署了《京港金融创新互联互通框架协定》,推进京港两地跨境金融合作发展。根据协议,四方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两地实名制的金融开户和电子商务合同、建设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促进两地跨境金融的互联互通发展。在洽谈会的重点签约项目中,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香港总部,在京投资设立信用评级公司项目。
据北京市投资促进局透露,截至2018年9月份,香港在京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5687个,累计实际投资795.8亿美元,占北京全部实际利用外资的52%,是来京投资国别(地区)第一;北京企业在香港累计直接投资额为288.12亿美元,占北京全部境外直接投资的44.19%。
香港在北京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领域;北京在香港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
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成立于1966年,致力为香港商界创造机遇,在世界各地设有50个办事处,其中13个在中国内地,推广香港作为通往中国内地、亚洲、以至世界各地的营商平台。
罗康瑞自2015年6月起,出任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他是瑞安集团创办人及主席。瑞安集团主要从事房地产发展、高端商业地产的投资与管理、建筑及建筑材料业务,业务遍及香港、中国内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