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17处丛葬地都有了清晰电子地图标注

中国江苏 12月11日讯 12月11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宁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迄今最完整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电子地图正式上线。17处丛葬地及2处纪念地的准确定位首次被完整清晰标注,而在此前南京市人大常委会进行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丛葬地和纪念地没有地图标注,不方便群众拜祭。

去年12月13日,全国首部专门保障国家公祭活动的地方性法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正式施行,其中明确了对丛葬地的保护管理工作责任。但今年12月3日,南京市人大常委开展条例实施一周年执法检查时却发现了问题。“市区各个地方的17处遇难同胞丛葬地和2处纪念地,绝大部分都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出来了,但南京大学(原金陵大学)丛葬地、鱼雷营丛葬地、太平门纪念地在地图导航软件上没有办法搜到,给广大市民祭奠死难同胞带来了不便。”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专家起草人之一、三法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伟说。

这引起执法检查组高度关注。“3处丛葬地、纪念地在地图导航上没有准确标注,往小处说是不利于人们去祭拜、凭吊大屠杀死难同胞,往大处说是不利于人们寻找历史、牢记历史。特别是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大家都希望到附近的丛葬地进行祭奠悼念,一个全面、准确的定位导航非常重要。”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连勇介绍,他们第一时间展开沟通协调,联合有关方面联系地图厂商尽快完善。

12月9日,在南京市人大法制委推动和有关方面协助下,3处丛葬地和纪念地均在高德地图上进行了准确标注。为让地图使用者对丛葬地有更直观感知,12月10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协调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市律师协会收集17处丛葬地及2处纪念地图片,由地图厂商上传嵌入系统。这样,用户在高德地图搜索丛葬地地名后,地图会自动显示该丛葬地图片。11日上午,更新后的电子地图正式上线。

“打开高德地图,输入关键词‘丛葬地’,地图上显示‘纪念堂’红色标识的,即为19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及纪念地准确定位。”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周彬现场演示,点开任意一个标识,丛葬地名称与具体地址、开放时间都有,群众可根据导航前往祭拜。

通讯员 肖日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1月10日
下一篇 2019年11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