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父辈的旗帜,只为心中的“航天梦”!

坚守,只为心中的“航天梦”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站工程师罗丽娟矢志航天事业小记

“哒哒哒……”

夜色渐浓,静悄悄的试验区楼道里,一阵阵敲击键盘的声音格外清晰。

此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大楼指显机房里,工程师罗丽娟正在紧张开展某任务指显软件配置工作。

“叮铃铃……”桌子上的座机铃声突然响起,罗丽娟拿起电话,里面传来女儿的声音:“妈妈,都快11点了,你怎么还不回来啊!”“哦,宝贝,你先睡,妈妈忙完就回来了。”挂了电话,罗丽娟继续工作。

面对5岁的女儿,罗丽娟内心一直充满愧疚,但她说:“女儿会理解的,而且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让她明白,长大后要做一个对事业有责任心的人。”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成长导师,这句话罗丽娟深有体会。她的父亲是一名老航天人,在航天发射岗位整整工作了30年,退休后,作为返聘专家,他依然奋战在航天一线。

谈到父亲,罗丽娟满脸骄傲,她回忆说:“小时候,父亲工作忙,有时候好几天不回家。”

航天人敢于吃苦,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为干好工作,这是父亲用实际行动告诉她的道理。在父亲的感染下,罗丽娟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东风航天城,成为了一名航天人。

从事指显软件配置工作15年,罗丽娟参加了40多发卫星和神舟六 以来的历次载人航天任务,无一差错,如今已是本专业上的行家能手。看到眼前的成绩,罗丽娟的父亲欣慰地说:“这闺女有股子拼劲儿,比我强!”

某任务前夕,罗丽娟在某国产化指显软件上发现了BUG。作为岗位负责人,她连续两个月加班加点,整理出20多个软件问题提交给软件开发人员,并与他们一起分析问题原因,研究解决方案,最终保证了任务圆满完成。

罗丽娟从小在东风航天城长大,她对这片神圣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所孕育出的精神有着特殊的感情。小时候,和父亲在大院里散步,到处都能看到印有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东风精神的横幅标语。“那时候不懂,但父亲总会耐心给她讲述其中的道理。”罗丽娟幸福地说。

“把老一辈航天人的精神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永怀一颗追梦的心,矢志航天事业的路上再苦再累也值得。”罗丽娟坚定地说。

摄影:盛磊、屈岳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5月16日
下一篇 2018年5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