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出险用上人工智能数学建模,拍照就能称重
生猪养殖险是一项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后,养殖户饲养的生猪死亡,若符合理赔条件,可按重量获得赔偿。因此,养殖户 案后,保险查勘员会同畜牧站工作人员一起,将每头猪体依次过磅称重,或者结合死亡牲畜尸长来推测尸重,以获得准确的赔款数字。
太保总部联合中国农科院打造了一款农险智能化App——“e农险”,其中有一项应用就是生猪智能称重。简单来说,就是拍照就能给测出猪体重量。
“经动监所专家鉴定,该死亡育肥猪确系保单中约定疾病死亡,属于保险责任。”该公司农险部工作人员高凯表示。这一次定损,他没有用上磅秤,也没用上卷尺,而是掏出了一只手机和一枚1元硬币。将硬币放在猪体身上后,高凯打开“e农险”App,并将手机垂直向下拍摄整个猪体,软件立刻自动算出了称重结果和尸长。22头死亡猪体,
仅花费10分钟,就完成了定损。随后,他又采用传统方式,随机对8头进行了复核,显示准确率在70%左右。
太平洋产险农险事业部总经理许峰介绍称,该技术通过人工智能数学建模,实现智能测体重,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那枚硬币:“起到了一个对照的作用。”
生物识别给动物“刷脸”就能识别是否上了保险
过去普遍存在保险标的不清的情况,靠人眼难以区别动物的长相,但靠高科技就可以。
“智能化生物识别是未来农险发展的主要方向。”许峰介绍称,以前靠耳标、扫描芯片来确认生物是否是投保标的,今后有望“刷脸”识别。
太保总部联合腾讯科技正着力打造e农险生物识别平台。基于大量的神经 络模型训练,该平台可实现多生物种类的生物识别,有效确认承保标的,使养殖险承保验标和理赔查勘效率大幅提高,运营成本大幅降低。目前生物特征识别已包括生猪、奶牛、肉牛、牦牛,还有观赏鱼类。
动物的脸究竟有何不同?许峰透露,牛主要靠脸部的纹路,即“牛纹识别”,而猪主要是看瞳孔的不同。现在牛纹识别技术已经在内蒙古成功试点运用,识别度已能达到80%以上。
理赔更快多款气象指数保险上线“自动理赔”
气象指数保险以公开发布的气象数据作为理赔依据,不需要核定损失,触发条件透明、客观,赔付手续简单,理赔速度更快。
去年8月,常熟市普降大雨,24小时降雨量在100mm以上,触发保险理赔,涉及该批次理赔的农户包括钱永生等共计38户。太平洋产险苏州分公司利用该险种开发的自动理赔功能,从触发 案到系统核赔仅需3分钟左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