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 7月21日讯 (张霞) 用手机对着题目拍照上传,马上就能看到答案和解析。近来,这种能解题的手机软件“神器”风靡各个中小学校园,引发众多学生追捧的同时,也引发部分家长、老师担忧,担心学生会因此产生依赖性而放弃思考。
案例:遇到难题不思考直接求助“神器”
今年暑假,家住铁锋区北文化小区的邱先生发现儿子邱邱一边做暑假作业,一边抱着手机看,本来以为是孩子开小差玩游戏,后来才发现,原来儿子是用“作业神器”上 搜答案呢。
无独有偶,小学五年级的孙佳(化名)也是搜题软件的忠实用户。孙佳的妈妈说,起初是老师建议下载的,她便让孩子下载了,后来时间长了她发现,这些搜题软件有的没有解题思路,只有答案,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孩子遇到难题,自己不思考,直接就抄答案,我就干脆将手机里的所有搜题软件都卸载了。
“我家姑娘也好不到哪儿去!”市民张先生说,自己女儿琪琪今年刚上初一,起初,女儿提出要下载“作业帮”这类搜题软件,拓展一下解题思路,妻子和他还以为是好事儿,哪知下载后,孩子遇到不会的题就直接求助搜题软件找答案。不仅如此,怕老师发现,她还下载了一堆这类搜题软件,然后,综合各方答案,写出自己的解题步骤。这样,即便老师检查,也很难发现,还常夸她学得好,弄得她自己也沾沾自喜。殊不知,这样表面上看是会了,其实根本没真正弄懂解题思路,再遇到类似题,还是依旧“不会”!
各方态度
学生:点赞 认为有利学习
家长:担忧 怕孩子形成依赖
但相比孩子的青睐,许多家长却表示很担忧。市民王女士说,她最反对用软件做作业。她担心会因此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养成懒惰,导致成绩下滑。“可不!以前孩子遇到不会的问题,还花很长时间去思考和钻研,即使没做出来,也是一个培养动脑习惯和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对孩子大有益处。现在好了,遇到不会的,就直接拍照上传,一点思考都有,长期下去,脑子还不生‘锈’了!”张先生无奈地说。
校长:合理引导 制止单纯抄袭
对此,建华区回民小学校校长赵群认为,各类搜题软件有利有弊,不能全盘的肯定或否定,应合理引导,灵活运用,学习其解题思路、方法,把软件变成有益的东西。赵群说:“随着暑假的到来,学生咨询老师的时间相对少了,这种情况下,通过 络把难题解决了是好事。但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看过程,不能光看结果,要通过 上搜题,多学习对方的解题思路、方法,而不能简单的寻找答案,照搬照抄,完成额定任务。此外,其不利因素,可能有些孩子只遵循结果,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让孩子产生惰性,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解不到里面的真正内涵,以为把答案搜出来,就万事大吉了。所以,建议家长要正确引导,灵活运用,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趋利避害,学习其解题思路、方法,把软件变成有益的东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