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马化腾叫PONY,但你不知道腾讯还有个TONY

都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个(群)优秀的女(男)人,那马化腾背后站着的人是谁呢?

数以亿计的QQ、微信用户,氪金抽奖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玩家,体系庞大的腾讯软件使用者……

这些都算,但要问与马化腾休戚与共、肝胆相照的是谁,那就非属张志东不可。

张志东是谁?没听说过呀。

所长之前也没有太多的印象,仔细扒了一下才发现,这是个低调到极点的大佬。

低调低调再低调

据说腾讯内部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

Tony一直开着宝来。忽然有一天,同事们奔走相告:Tony终于换车了!Tony终于换车了!于是有人激动地问:换的啥车?回答:一辆新宝来!

别误会,这里的Tony不是我们的国际王牌造型师Tony老师……

而是“腾讯五虎”之一、前腾讯执行总裁兼科技总裁、曾经的CTO(首席技术官)——张志东老师。

说是腾讯五虎,但实际上创立之初,腾讯就只有马化腾和张志东两个人,可以说有一半的江山,是张志东撑起来的。

作为巨头公司的高管,按理说就算不能家喻户晓,也应该让人有点印象才对,可他偏偏不是。

当年腾讯上市股票大发,高层们人均别墅海景房走一套,马场游艇不能少,宝马保时捷都是团购为单位的。

但这在公司里都不算新闻,当日的头条是:一向低调的张志东居然也乘机换车了!

员工们群情激动,四处打听,以为Tony老师终于要挥霍一把。

结果得到的消息却是:喜提一辆新的大众宝来,12 万原汁原味德系车。

坐拥百亿身家,开着十几万的车,这在当时急速膨胀的腾讯公司里,着实是一股清流。

当然现在也是,因为这辆宝来依然坚挺。

除了在公司里低调节俭,对外,张志东也是名声不显,以至于很多人都不认识他。

比较有趣的一次经历是,某个交流活动上,许多企业家坐在一起,张志东落座后,大家看他面生,纷纷议论这是哪个“新秀”

直到他上前逐一派发名片,并进行自我介绍时,大家才反应过来——有眼不识腾讯二当家。

不像马化腾一样出名的最大原因是,在他担任核心领导职位的16年间,没有接受过媒体一次采访。

位高权重,能力过人的他,在鹅厂被大家尊称为“大师兄”。

却把聚光灯当作无物,一直劳形苦心,为自家产品鞠躬尽瘁,甘当“马化腾背后的男人”,一当就是十几年。

《腾讯传》作为腾讯官方唯一授权的权威传记,应当最能反应员工对企业的影响。

在书中,吴晓波对“腾讯五虎”整体都做了记载,唯独涉及到张志东时,内容是最少的。

只因他把自己提出的理念,都归并融合到马化腾的思想中,具体的技术实现,又分散到了团队成员身上,对比之下,不太起眼。

和许多有了成绩就恨不得大书特书的创始人不一样,张志东似乎不愿意身上披着太重的光芒,更喜欢埋着头,钻研自己喜欢的代码。

QQ的缔造者

在代码上的天赋和热情,张志东是一点都不低调的。

实际上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

众所周知,马总和Tony是校友,同为程序员出身,马总的编程实力在当时已经属于优秀的行列了。

在大三的时候,就开发出一个股票走势预测软件,被当时的实习公司黎明电脑看中买下。

而Tony老师则是学校里顶尖的那一个层次。

就算放大到当时深圳整个计算机圈子里面,都依然是其中的翘楚

牛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

我们现在用的QQ,整个产品的架构是他在1998年设计的。

历经十多年,QQ用户数量从上百万到增长数亿,在线人数也是井喷式的增加。

换做别的公司,架构要么承受不住崩溃,要么更新迭代了n个版本,总之就是面目全非。

但他所设计的架构依然坚挺,在一波又一波人潮的冲击下,保持着最接近原始的状态。

这个成就,让Tony被人尊称为“互联 最牛逼的架构师”

除此之外,QQ能在当时的创业风潮中存活下来,他也是功不可没。

98年的时候,聊天软件的好友和记录都是保存在电脑里的,不像现在有漫游功能。

也就是说,今天和你聊得热火朝天的 友,明天就可能杳无音讯了

毕竟,你不能保证每次去 吧都能用上那台电脑。

这在当时成为了聊天软件的第一大弊端,也是 上聊天一直不温不火的缘由。

张志东注意到了这点,决定做一个漫游功能,把 QQ 好友列表和聊天信息打包到后台服务器上。

这样,无论你怎么换电脑,属于你账户的信息都依然存在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中生有历来是一大难题,团队摸索了几个星期,进展几乎没有。

张大佬急了,亲自下场通了几个宵,攻克了最关键的几个bug。

此后,由QQ引领的 络聊天时代,正式到来。

某次采访中,说起一手带大QQ的日子,张志东总会有许多感慨。

“一开始我们只是几个人的小公司。我们期望一是希望公司不要倒闭,能活下去;二是不让用户掉线,少挨点骂。”

QQ 火了之后,用户数量直线上升,服务器的成本也直线上升。

但QQ当时只是腾讯的副业,主业一直在亏损,相当于是在贴钱做QQ,又哪来多余的资金升级服务器呢。

所以每当在线人数一高,大家挂着的 QQ 就经常掉线,使用体验极差,骂声一片。

没钱解决,那就只好用人力解决了。

身为QQ第一负责人,张志东把手一挥,又敲出一个表格,用来检测在线人数。

“我们有一个统计图,沿用了好几年,每分钟统计一下在线用户有多少人,在图上画一个点。如果这条曲线突然掉下来,就说明有故障了。我连同事的电话都不用打,叫个的士回公司,回到公司时,大家已经在定位修补方案了。”

可以说,QQ如果没有了张志东的存在,就不会有现在的巨无霸规模。

这么一看,作为马总最得力的伙伴,Tony老师似乎可以被称为“王的男人”

文化的传承者

近日,针对当前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乡村教师代表马云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点看法:

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Jack Ma在教育方面的确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大概在他心里,仍然是以一名教师自居的,对于教书育人有着热切的渴望。

无独有偶,在张志东心里,最大的愿望也是像马云一样,栽培后人。

最著名的一个案例,就是扶持张小龙研发微信了。

微信的提案刚出来时,几乎遭到腾讯内部的一致反对,因为这个东西和QQ太像了。

功能上的重叠,让高层们觉得这会损害到QQ的利益,是趴在QQ身上吸血的蚊子。

但是张志东看到了微信未来的可能性,也看中了张小龙身上的潜力,力排众议,对张小龙表示支持。

此后,微信研发的经费、产品的优化迭代、宣传的渠道资源……都有张志东的身影。

但也像以往每一次一样,在微信成功后,我们只记住了发布会上的张小龙,而张志东则在台下默默鼓掌。

陪着腾讯走过16年的风雨,也许是累了,也许是想要投身自己新的目标,张志东选择卸下身上的担子,全身而退。

2014 年 3 月,他宣布辞任腾讯执行董事及CTO的职位,转而投身腾讯学院,当起了学院讲师。

在他的心里,将公司的技术与文化传承下去,影响更多的员工,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

他写给马总的退休告别信里,也有明确提到这一点:

“在帮助公司技术产品的同事成长助力上,一直是我未完成的心愿和兴趣所在。希望退下管理层之后,可以有更多时间完成这个心愿。”

事实也的确如此,不再担任管理人员后,张志东可以从旁观的角度,更多的给腾讯指出问题。

像是前不久,在腾讯研究会上他还发表了一个“信息过载时代,科技如何向善?”的主题演讲。

回顾职业生涯,从始至终,张志东都把自己的峰芒收敛着,转化为对事业的热情,默默奉献自己的能量

在离职以后,仍然用自己的经验,尽力为公司带去成长。

我们不知道,这样低调而努力的人有多少。

但正是这样一群人,肩负了 会前进的压力,推动了未来的到来。

对于每一个“Tony老师”,我们都应怀有足够的敬意。

参考资料:

1.腾讯前员工爆料:我所认识的Tony

http://tech.163.com/14/0320/13/9NPL0MLJ00094ODU_mobile.html

2.张志东——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A0%E5%BF%97%E4%B8%9C/12113

3.腾讯核心创始人、CTO张志东的退休告别信,以及马化腾的回信

https://mp.weixin.qq.com/s/MT3Onujo233ax-Po8W3zmQ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7月2日
下一篇 2019年7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