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我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相聚到一起。
时光过得太匆匆,记忆里的一道杠如今点缀两星,他们也同繁星般散布在全军各大单位与分流院校,依旧保持着心中对新闻事业的渴望与热爱,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新媒体,这个最初的起点带给我们的太多太多。
那群给军 新媒体投稿的军校学员
你们还好吗
﹀
—
—
杨燕燕,军事经济学院2012年级本科学员,现为海军某部女军官
坐在桌前,打开电脑,一边和大家热切地讨论着,完成一篇策划稿。不过几日,我们的文字和照片就会霸屏朋友圈,好评一片……满足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想,这大概是我在大学中最美好而又有趣的回忆吧。
说实话,和这个策划里的“大神”们比起来,我实在是差的太多太多。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正能量满满的优秀的人,这其中,有站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演讲者,有文章见诸各大媒体头条的新闻人,有用手中的镜头记录光影律动、拍出震撼大片的摄影人……我羡慕着他们的精彩和勇敢,感叹着他们的丰富和远方,彼时,我只是军 军校群里一个刚涉足新媒体的“小白”,是有一些胆怯和自卑的。多想和他们一样,成为自带光环的人啊,这就是这群好伙伴带给我努力前进的动力。我们在一起有文字的修改打磨,摄影技巧的分享,观念的交锋碰撞,取得成绩时衷心祝福祝贺,失意迷茫时彼此加油鼓劲,慢慢地,我终于觉得我能跟上“大神”们的节奏了,比肩前行的日子,且行且歌。
郭领领,南京政治学院12级本科学员,16级研究生学员
2014年年初,大二的我被拉近了一个群:中国军魂摄影联盟。从南政美食拉面照片,到摄影技巧各自装备,那时的我在群里是忐忑的:为什么这些大神都懂这么多,拍照辣么好看?后来的后来,和我一起进群的贺贺,越来越牛,大饼、荆轲维的作品各种霸屏被膜拜,我只是从菜鸡变成了菜鸡。
像是按下了幸运按钮,自己的新闻道路一下子被打开了。这一年,收获还是很多的:跟着我们的引路人,我么口中的虎哥写了不少微博短消息,跟着大神开始码字拍照做策划,还搞了点儿大事情——穿越照上了腾讯头条。我们的摄影群也被虎哥扩成了中国军校微信群。从开始的几十人,很快变成了几百人,后来虎哥又清人,再重新招人。一批批热爱新闻热爱新媒体的军校生,在这儿交流、拍照、码字、策划,像温馨的家。脾气对路的,开始私聊和面基。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已研一,17年又要到了。这个寒假咱们几个在北京的得再聚一波!要不“4+1”的宝宝们暑假就毕业了,再聚又难了!不过,以后不管在哪儿,咱们的情谊都不会变。谢谢这份策划,让我们重拾三年前最温暖的记忆。以后,有策划还叫我~
吕炳宏,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学员
2014年初,当时在国防科大的我与志同道合的学长们一同成立了笑忘歌摄影团队,以前一直在摄影道路上单打独斗的我成为了这股合力中的一份子。由于我们的团队渐渐在圈内小有名气,在军校摄影圈里渐渐结识了越来越多的同道中人,我也因此认识到了越来越多来自天南海北,身着不同颜色军装的的朋友。
从院校到基层,无论是同窗四年不忍与之分别的战友,还是刚到单位与之朝夕相处了一个月就要面临退伍的老兵,亦或是自己带的第一批新兵,我都愿意为止付出百倍的努力为他们留下最美好的回忆。生命不息,快门不止,这是我永恒的承诺!
王方,西安通信学院毕业学员,现为中部战区某部女军官
2014年的9月,我与军 相识,参加《军 每天读》主持人选拔大赛获得一等奖,并成为该栏目的主持人,成了一名 络主播。同时,我对军 融媒体有了初步的了解。解放军 客户端,兵在掌上阅,渐渐影响着我的阅读习惯。我非常热爱并珍惜这份工作,但由于要参加提干考试而不得不离开。
2015年9月,我考入西安通信学院,我以为,我与军 远了,但没想到,我有幸结识了“军 军校群”的小伙伴们,我们成为了军 在各个军校的一扇扇窗口,共同为军 新媒体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2016年7月,我们很多人都已走上工作岗位,我也走到基层任职排长,但与“军 军校群”的好友们,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我们彼此鼓励,相互支持,活跃在 络媒体的各个平台。我在三剑客创办起了《小方电台》,传播军营正能量,每天给你“心”感动,我的电台素材来自基层一线,来自亲历真实。分享精彩故事,分享精彩人生,分享前行的力量。这是小方对大家的承诺!带着梦想,启程!
慕佩洲,装甲兵工程学院2012级本科学员,现在装甲兵学院任职培训
这一次,组织策划,大家在群里热烈的讨论,好像那个初识得暖冬,我们在后海的鼓楼见面,一切都只过去了五分钟而已。
曲艺,空军勤务学院2012级学员,现任空军某训练基地宣传干事
初识这群热爱新闻工作的小伙伴们时,我们正是“恰同学少年”的军校学员。虽然分布在全军的各大院校,学习着截然不同的专业,但是热爱军营、朝气活跃、执行力强是我们这个策划团队的共同标签。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在一场场激烈讨论中, 一个个点击率破万的“头条”诞生了,我很有幸在这一次次精彩的策划中感受到了军 新媒体的魅力,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我的军旅生活与选择。2015年我参与了《解放军生活》新媒体平台举办的“第三届全军十大魅力女兵”的 络票选并顺利当选,我再一次切身感受到了新媒体为我们的军营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为我们认识部队、了解部队打开了一扇窗户。
毕业后我来到了火热的基层部队,成为了一名宣传干事,如愿可以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下一个又一个或惊心动魄、或感人至深的空军故事。在新的战位上,我努力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向军 新媒体平台策划投稿,将部队官兵忙碌的身影、坚定的话语和灿烂的笑容留在了军 新媒体的页面上,一笔一划地记录着军营的生活,也一点一滴地丰盈着我的生命。可爱的战士们看到自己的形象出现在手机屏幕、电脑屏幕上时,都会送给我一个大大的笑脸,我真幸运,可以触摸到这些憨厚朴实笑脸背后高贵的灵魂,这也将令我义无反顾,追随着战友们的足迹永不停歇。
荆柯维,装甲兵工程学院2012级本科学员,目前在装甲兵学院干部轮训大队任职培训
张朝,重庆通信学院2013级士官学员,现为海军北海舰队某部士官
张力秋,军事经济学院2011级学员,现为73681部队512分队分队长
毕业一年多了,一直在一线带兵,与士兵同吃同住同训练,深知士兵的日常,尤其是两次带新兵的经历,看着孩子们越来越有兵味儿,内心激动不已,觉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为了让 会更好地了解基层官兵,我便通过新媒体投稿,向 会展现一线带兵骨干的风采,呈现新兵连战士的蜕变,向 会呈现基层官兵的真实生活。无论身在何处、身谋何职,我会将传播正能量、展现基层官兵风采进行到底!
郭文娟,解放军理工大学毕业学员,现为东部战区某部宣传干事
毕业后我以为会沿着自己设想的路走下去,没想到我来到 络电视台。这里的一切那么陌生,望着眼前的摄像机剪辑软件我傻了眼,不会,怎么办?我开始不安,能力恐慌,失眠,焦虑,我害怕自己做不好,害怕自己担不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可以独自做新闻、栏目策划也开始有模有样。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不会就学,不懂就问,从一张白纸开始我一步步走过来,策划、写稿、拍摄、剪辑、做特效,我从一片空白到收获满满,虽然不精但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奔跑的路上。成长的路上总会遇到很多质疑的声音,我也一样,好在我没有放弃,从写写写到剪剪剪我学会坚持,学会了隐忍。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这一路,风雨兼程,我不怕。
许雅兰,海军工程大学毕业学员,现为海军某部女军官
马毓镭,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12级本科学员,现于本院进行任职培训
严伟,公安海警学院2012级本科毕业生,现为江苏海警支队某部警官
那年刚刚大四,通过荆柯维介绍,加入了这个集体,在其中我认识了很多素未谋面的朋友,我们交流宣传思路、探讨热点问题、一起策划新媒体稿件,当然也会分享自己生活上遇到的点滴苦乐。就这样我拥有了一群好战友,一群热爱着部队生活、对部队新闻宣传有着强烈使命感、积极弘扬部队正能量的好战友。一年转眼过去,我们大多都已经毕业,现在自己来到了基层一线,兑现着当时入伍时的诺言。虽然并没有直接从事政工宣传工作,但时刻保持着对新媒体宣传的热情,立足于本职工作,发挥自己个人的能力,收集着单位在日常训练、执法执勤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自己和地方新闻宣传机构联系,上传的图片微博在一周内达到了破万的浏览量。同时为单位创办了专题活动期刊,获得了领导和战友们的喜爱。积极为单位的宣传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田博,毕业于空军勤务学院,现就职于空军某部
2016年,我从军校毕业,回到军营,成为一名基层排长,用笔下的深情记录脚下的泥土。还记得第一次为连队的战士写出访稿,他拉着我的手连道了十几个谢谢。那一刻,莫名的感动让我深受鼓舞,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重现那些真实的场景,用有温度的文字描绘那些有血有肉的战友。
时光不老
我们不散
整理:慕佩洲、荆柯维;
文图:慕佩洲、荆柯维、郭领领、杨燕燕、许雅兰、郭文娟、田博、马毓镭、吕炳宏、王方、曲艺、张朝、张力秋、严伟;
投稿邮箱:jfjbwx@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