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吗?几曾何时的湘潭,那是牛到不行!
明清时期,湘潭经济繁荣,人才辈出。被誉为“金湘潭”、“小南京”; “天下第一壮县”、“内地商埠之巨者”。
据记载,湘潭这个小县城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城市规模,都在省会长沙之上,而人才之盛更非省会所能匹敌。
打开明清时金湘潭灿烂的历史画卷,你就会看到这个由商业的力量创造的奇迹,以及这个奇迹巨大的影响及其背后的动力源泉。
金湘潭昔日盛况
一、金湘潭辉煌的盛况
明清时期,湘潭的商贸繁荣成为如同深圳崛起一样的奇迹。
嘉庆《湖南省志》记载湘潭商业繁华的情形:“城总市铺相连几十里,其最稠者则在十总以上。甲乙之货云屯雾集,为湖南一大码头”,“繁盛实为湘省第一。”
王闿运在光绪《湘潭县志》中说湘潭“ 天下第一壮县”,“富饶为湖南第一,凡捐摊皆倍列县”。
湘潭鲁班殿浮雕局部
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一书中,记录了对湘潭商务繁荣的感受:凡外国运来货物,到广东上岸后,必先集湘潭分运内地,出口丝茶,必先集湘潭装箱,再运往广州放洋,以至湘潭与广州间,商务异常繁盛,陆路肩货往来于南风岭者,常年不下十万人。
湘江上,樯桅林立
上述一帧帧画幅,构成金湘潭商业繁荣的全景。
金湘潭经济繁华盛况,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城市人口规模:全国规模最大县城,湖南第一的大都市。
明代中叶以后,湘潭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晋商、苏商、徽商、闽商、西商进入。这些商帮依赖地域、亲缘、生意往来等关系,迅速呈几何级数壮大。
到清中叶,来自18行省的商人在湘潭形成了七大商帮。这七大商帮以客藉为主、本帮为辅。高峰期设有行、栈、店、庄5400余家,从业者达到5万多,占到城市人口的五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万商云集”,也为其他城市所少见。湘潭因为这些商帮得以融入全国商业 络,并通过这些 络形成转口贸易中心。晋商、徽商交易量中仅次于扬州、汉口的城市,其地位远高于长、常、澧、衡等省内城市。
长潭公路上,豪车还真不少!
大量商人和商业移民进入,湘潭城市人口出现较大增幅。据出版于1915年的《最近支那经济》,当时全国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共43个,湘潭以30万城市人口排湖南第一,全国第2l位(长沙25万,排湖南第二,全国第22位)。前21位中,湘潭是唯一的县城。
★(二)商业市场地位:南中国的中心市场,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茶马古道唯一的接点城市。
明清时期,湘潭商业以四方集散、转口贸易为特征,来自18行省商帮的商业活动,使湘潭成为南方最重要的转口贸易城市。
凡滇黔粤桂北进中原东出江浙,中原、江浙货物南进两广,西入川黔,都在湘潭集散;
省内湘江上游,涟水、涓水流域州县出产的桐油、茶油、材木、谷米、棉花、蛋品、烟叶、土瓷、纸、茶叶等产品多荟萃湘潭转销,日用苏广杂货,如食盐、布匹、百货、海产、槟榔,都从湘潭批发。
湘潭形成省内苏广杂货、槟榔、鱼苗中心市场,和省际的谷米、药材、茶叶、猪鬃、淮盐贸易市场。湘潭作为湖南区域市场的最高层,通过众多在潭商帮与其它区域市场的联系,发挥着传递信息、调配资源、运输转口的重要功能。
上世纪30年代的湘潭县城鸟瞰
米市是湘潭经济的第一大支柱。清代前期,湘潭米市集中在十八总沙湾。乾隆以后,市场主体转移至易俗河。易俗米市交易年均约100万石左右,有专业运粮码头19座,载运量1000石以上的运粮船32艘,数十至数百石的民船1565艘,从事谷米搬运的箩工1000余人。沙湾在易俗河米市兴盛后,仍然保持年交易100万石的水平。
盐业是“金湘潭”第二大支柱产业。清乾隆以前,湘潭贸易以米谷为第一,盐利第二(乾隆《湘潭县志》卷十一《积储附盐法》)。目前已公映的《大清盐商》,即是以湘潭盐商萧炳南之子萧芸浦为原型。
药材市场是金湘潭第三大支柱。湘潭药材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作为兴盛的商业行业则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并发展壮大, 天下药都。药材常年销售额约白银800万两,有“药不到湘潭不齐,药不到湘潭不灵”之说。
湘潭鲁班殿浮雕局部
湘潭还是湖南的苏广杂货批发中心。湘潭的蓝靛、竹木市场、鱼苗市场亦是湖南的中心市场,槟榔加工与销售是湘潭的特色产业,年交易额达二百万两。
五口通商以后,湘潭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调整。茶叶贸易成为第一支柱产业,米市和猪鬃分排二、三位,行业扩充至20类230种,与汉口商业行业分布基本一致。
五口通商后,猪鬃产业崛起并迅速成为湘潭第三位的支柱产业。湘潭白猪鬃产量居全国第一,光绪二十年前后,湘潭成为全国五大猪鬃市场之一。
老湘潭城市一角
★(三)金融服务水平:中国的白银王国,湘潭票 通天下。
明清时期,湘潭不仅是湖南的经济中心,也是湖南的金融中心。
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湘潭的典当、银 已经较发达。明末至清初,在湘潭经营典当和钱铺的多为江西吉安人,“湘潭金融,半归掌握”。
至康雍乾嘉盛世“金湘潭”鼎盛期,随着粮、盐、药材、茶叶等转口贸易量的海量增涨,金融的创新产品“票 ”随之进入湘潭。票 专营汇兑业务,兼营存放款业务,为山西平遥商人雷履泰于嘉庆年间创设。道光元年(1821),雷履泰的日升昌票 就开设湘潭分 ,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晋商经营票 的八大钱商全部在湘潭开设分庄。
湘潭票 的通汇地点众多,诸如上海、汉口、长沙、广州等无不通达,每年内外汇兑达千万两白银,为湖南翘楚。湘军兴起以后,票 开始承汇政府和官吏的公私款项汇兑,代理国库汇解湖南应改京饷、协饷、战争赔款和外债等,业务开展更加兴盛。
金湘潭时,湘潭有庄百余家,每月流通银数百万两,与上海、汉口、重庆等大城市钱庄齐名。
湘潭钱应庄信誉卓著,所造的铅丝银为湘潭独有。铅丝银又名圆丝银,民间喜藏乐用。明清时,长沙、湘潭乡间通用,人宗贸易如田地、房屋、耕牛等多使使用圆丝银。民国时时期,政府多次禁用圆丝银,但民间仍使用,甚至上海、汉口、重庆、广州商人多到湘潭买白银,致使全国银价视湘潭为涨落。时人称湘潭为“白银王国”、“白银世界”。
金湘潭时期的货仓
★(四)财政税收贡献:天下第一壮县、国家的主要财源地。
湘潭商贸超过长沙,为湖南经济中心,财赋贡献也甲于全省。
明清两代没有关于湘潭商税、赋役的完整记载,商业创造的财税贡献只能从当时文人的别集中考其大概。
康熙年间,湘潭遗民郭金台在所撰《寿长沙太守钱平甫序》一文中说:湖南十七州郡纳粮二百万左右,长沙府占到58万石;其他征发,长沙府占到全省四分之一强;长沙府辖12县,“邑之在湖以南者,惟长沙壤地大而赋入为最贫”,“其次为善化”,浏阳、湘乡,在明代是“仇堕”的重点县之一,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因此,长沙府的征纳、摊捐四分之一出自湘潭。由此推算,湘潭承担湖南全省八分之一的财政任务。
清代的情况仍然如此。王闿运在光绪刊《湘潭县志》中说,金湘潭富甲一方,举凡国家征市租、筹捐税,“岁辄百万,输过万金”,“凡摊捐皆倍列县”,湘军兴起,“军饷半出湖南,湖南又半出湘潭”。
“岁辄百万”是个怎样的概念?从顺治到光绪,清王朝平均每年的财政收入为4500万两白银。湘潭商税大约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2.2%,反映出湘潭对于湖南财税贡献十分重大。
金湘潭老照片
★(五)娱乐消费档次:比肩秦淮河的歌舞之都。
湘潭历来就是好吃、好喝、好玩之处,娱乐服务业素称发达。
到明代小南京时,湘潭的娱乐服务业更上一层楼,成为湖南的娱乐之都。小南京在明万历年间形成,商贾辐辏,百货琳瑯,经济超越长沙。同时,也带来无边风月。花街柳巷,尽掩媚烟腻水;珠帘绣户,但闻莺歌燕舞。小南京之名不仅指湘潭商贸发达,紧追南京,也有风月旖旎,直逼秦淮的意思。
周翼嵩有诗说:“十里楼台皆傍岸,碧波灯火彻通宵。”说的正是湘潭之夜华灯归碧波,沿江沿湖酒馆、娼寮生意火爆,大有秦淮河的风趣。故有人说:香艳直逼秦淮的湘潭,在脂粉浓香里泡软了半个明朝。
铺修潭宝公路时的老照片
★(六)物流中介规模:湘江上的物流交易中心。
物流交易是生产和交易的重要环节,金湘潭时期,湘潭的牙行业和运输业是最发达的,可以说湘潭就是湖南的物流中心。
湘潭地当水陆交通要冲,明末成为小南京时,已是湖南第一大码头。万历年间有码头10余处,清乾隆时沿江码头有51处,最多时有53处。
金湘潭时期的湘江上,樯桅林立
湘潭民船数量和船工队伍亦居全省之冠,适宜远距离运输的大河船最多,湘潭“倒扒子”尤为著名。民谚有“倒扒子两头尖,有水上得天”。
牙行是由从事贸易撮合成交的中介人组成的商业组织,牙行兴盛标志着商贸业有了大发展。贸易中介由来已久,一般称牙人,牙人组成的商业中介组织称牙行。那时从九总到十八总,有三层街,即河街、正街、后街。后街居家,正街开店,河街是牙行。
湘潭牙行之中,还有一种船行中介。水路大宗商货运输,由船行招揽,船帮承运。清代官府甚至规定:水上民船承运货物必须“受成于船行”,称为“落行”。湘潭有六大船行,基本统领所有船帮,势力十分庞大。
铺修潭宝公路时的老照片
★(七)湘潭制造品质:品质优良、称誉中外的制造王国。
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作坊的勃兴。
从明代末年、康熙初年开始,湘潭手工作坊、工逐渐增多,先后形成铁器等30个手工业。其中不少成为销往全国的名品,湘潭制造名满中国。湘潭因制造获得许多称 :
l、冶铸之乡。明末湘潭铸锻业发达。县人李文昭开办老日盛锅坊,常年雇请80余人,年产锅10万口。湘潭因此成著名冶铸之乡,李文昭也获得锅头称 。
2、镰刀国。清乾隆年间,湘潭产的镰刀销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南方各省。镰刀产地花桥获得“镰刀国”之 。
3、刀王黄聚泰。芜湖苏钢是“中国所独创的一种先进的炼钢法,是世界冶金史上之首创”。乾年间,黄聚泰在县城创办聚泰钢坊,将钢锻入刀口,其锋极利,畅销十余省,南北称誉。从此芜湖的市场转到湘潭。黄聚泰岁收千金,被誉为刀王。
金湘潭时期的湘江上,樯桅林立
4、楚南第一名香。雍正年间清芝斋创立,经营生产香粉、胭脂,大受年轻妇女青睐,获得“楚南第一名香”的美誉。
5、南方财神梁焕奎。梁焕奎是清末爱国实业家,他创办的华昌公司,曾是湖南乃至全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其生产的双环牌钝锑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笫一。公司鼎盛时年上徼税收,超过湖南总税的三分之一,梁焕奎因此被称为南方财神。
此外,湘潭的酒酱制造、文房四宝制造、鞋帽制造、纸伞制造、槟榔制造、船舶制造,在金湘潭时期都全国有名。
二、金湘潭深远的历史影响
湘潭近现代人才辈出,区域的影响力超迈古今。有人说一部近现代中国史就是湖南人的历史、湘潭人的历史。对这种现象,人们多从政冶、文化的方面加以解读,其实从经济的角度看,是金湘潭给湖南和湘潭带来了这一深刻变化。
上世纪30年代的湘潭城墙
★(一)金湘潭支撑了湘军的崛起。
很少人知道,是金湘潭支撑了湘军的崛起。金湘潭为湘军崛起提供了三个方面的支撑:
1、资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据有关记载,湘潭作为湘军的大本营,负担着湘军庞大的军费开支。湘军军饷出湖南,究其实有百分之八十出自湘潭,故有“湘军军饷出湖南,湖南军饷出湘潭”之说。
2、技术和人才。湘军打太平军,其优势全在水师。湘军陆军以湘乡人为主,而水师则以湘潭人为主,尤其是中下层官兵。
3、湘潭之战的胜利。湘潭之战,是湘军对太平天国的第一次胜仗,是带有转折意义的一仗。仔细推究湘潭之战的胜利,亦得益于金湘潭的繁荣。
湘潭县城全图
★(二)金湘潭成就了湘人主政的大势。
近现代湖南人成了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主角,湘人主政大势的形成,与湘军崛起密切相关。
由于湘军依托金湘潭的综合优势,打败了太平军,于是中国出现了“湘军遍中国,督抚半湘人”的盛况。当时中国十八个行省,湘人先后出了总督、巡抚20人,布政使、按察使12人,其它提督、总兵、副将千人以上。
湘人主政,从大清中兴的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到民国创建时的黄兴、蔡锷、宋教仁,再到共和国时的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都与金湘潭有千丝万篓的联系。
★(三)金湘潭推动了湘潭教育文化艺术的兴盛。
金湘潭时期,湘潭城乡读书风气甚浓,教育特别兴盛,人才成批涌现。近现代湘潭和湖南的人才辈出,是以教育作为基础的,而教育又是以经济为基础的,而金湘潭正是这一深厚的基础。
金湘潭时期的学校
湘潭近现代艺术繁盛,绘画、诗词、音乐屡现高峰,周氏、郭氏两个女诗人群、石潭六子、张氏六代、杨门三杰、黎氏八骏、王门三匠群星闪耀。穷苦人出身的齐白石也同样得益于金湘潭的滋养。
由此可见,商业兴带动百业旺,百业旺成就金湘潭;金湘潭推动整个区域各方面的发展,从而改变了湖南和中国的大格局。
三、金湘潭的动力源泉
是什么成就了金湘潭呢?金湘潭的出现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有优势的地理位置、商路的变迁、经济重心的南移、移民带来的新因素,还有海禁之后的一口通商和长沙港的於寨等因素。但主要因素是:
★(一)城市规划与建设。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小南京是明朝末年万历年间出现的。万历时期,湘潭有了一些前所未有的举动,这就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
1、吴仲筑城。明万历四年(1676),县令吴仲首次对湘潭进行了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当时建造的是土城。
2、王相捐建半边街。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县人王相捐银l200两建半边街,解除了县城水患。
3、包鸿逵、李腾芳倡建万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包鸿逵、李腾芳倡建万楼。万楼是湘潭城建史上的第一大手笔,也是神来之笔。它的建筑对湘潭发展影响深远,故有“万楼兴,湘潭兴”的传说。
4、张嘉言捐建高峰塔。明万历四十三年,张嘉言捐建高峰塔,塔形如巨笔,以启文运昌,人才出。
湘潭城总全图
明万历时,湘潭的城市格局基本形成。《湘潭市志》卷2城市建设篇说:“明朝后期,湘潭特有的城区规划形成。”与小南京的出现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这充分说明合理的城市规划与配套建设才是小南京、金湘潭形成的根本原因。
★(二)简政放权让商会主导经济的发展。
在湘潭的古街旧巷,给人印象最深的建筑是会馆:江西会馆、关圣殿、鲁班殿。在金湘潭繁华的时期,湘潭城有大小会馆数十座,其建筑之豪华远超县衙,这些建筑主人的地位可见一斑。
湘潭鲁班殿浮雕局部
商会不仅管好了市场的事,还管了许多政府的事,尤其是政府不便、失职、瘫痪的时侯。政府恤商,商会拥政,政商共治同荣,成就了金湘潭的辉煌、天下壮县的奇迹、湘人崛起的伟业。
金湘潭的出现是靠天时,因地利,得人和。商路西迁,经济重心南移,移江西、填湖广、禁海与一口通商是天时的因素;湘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长沙港不利泊舟是地利因素;湘潭明万历时期政府与商人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明、清地方政府的简政放权,让商会主导经济的举措是人和因素。
金湘潭的出现虽是多种因素的结果,但决定性的因素却是城市建设与商会建设。
如果说是商业的力量推动金湘潭,是金湘潭推动了湘军、湘政、湘教、湘艺、湘商的崛起,那么城市建设和商会建设就是湘潭商业飞翔的双翼、驱动的双轮。城市建设是商业发展的硬件,起到了筑巢引凤的功能;商会建设是商业发展的软件,起到了安商亲商的功能。引得来留得住,这就是金湘潭商业以及各业发展的关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