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安卓机越用越卡,而且就算是刷机,手机也不会跟原来一样流畅,原因大致为一以下几种:
1. 手机存储芯片随着使用自然变慢
2.硬件老化和各种跌落导致零件损坏
如果有部分器件损坏,可能会导致相应的驱动以及上层服务工作异常,负载很高,从而导致其他正常任务无法获得足够的处理器资源而变慢。
3. 各种器件,触点老化导致手机能耗增加,容易发热以后会触发系统温控,从而引起 cpu 降频导致系统变慢
4. 各种新的大版本升级固件相比第一版固件,往往没有相当的研发和测试投入,可能会导致新固件反而没有老固件优化到位,所以感觉卡顿。没有优化到位,也可能有供应商的原因,比如说 GPU 的闭源库更新可能无法跟上 Android 新的显示架构更新。当然,不排除新版本因为 Android 新版本引入了新技术(比如 ART)以及其他方面的优化技术积累而做得更好。
5. 落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随着硬件的更新换代,Android 也不停地迭代,并且几乎每一个版本都耗费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是内存与 flash),所以就同样的硬件配置,老版本 Android 可能顺畅得很,而新版本已经跑不动了。随着 Android 新功能的不断增加,对内存的消耗已经是无法刹车了,早期 512M 的如果不做特殊的定制和裁剪,可能完全跑不动了,1G 的甚至都必须配 ZRAM swap(时间换空间)。但是,也需要看到 Google 其他方面的努力,比如说 ART,比如说下一代 Android M即将推出的 Doze 和 App Standby。
解决方法:
对用户
1、一键清理后台
2、自启动管理,只允许部分自启动
3、后台管理,只允许部分后台
4、重启
5、换新机(建议选购时用 16G+,8G 的话确认下是不是 MLC,更多选购考虑的因素很多,没法一一列出,后面有机会从技术的角度写个新机选购指南。)
注:第 2、3 个有的系统自带(包括最新版的 MIUI,Flyme 等都有自带了),有的要安装第三方 app,比如绿色守护,下一代 Android M 有 Doze+App Standby,具体效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对手机厂商
研发方面做好各类预研,选型,设计,开发,测试和优化,例如:
1、限制后台任务个数
2、解决系统和内核内存泄露
3、错误注入与容错
4、更均衡的 cpu/gpu/mem/emmc 等
5、做好结构散热
6、优化系统能耗
7、智能清理后台+白名单
8、优化应用
9、资源配额
10、防止信 干扰
11、自启动管理+白名单 ……
Android 在不断地迭代,包括客制化厂商和 Google 都在不断努力完善,所以长远来看,体验应该是不断优化的…
对于用户来说,学习一些选购知识和一些基本的用法就好了,实在不行就换个口碑更好的机子或者自己到体验店或者借其他同学的手机感受下,然后稍微学习一些简单的用法就好。好的系统的交互设计往往会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除了性能,稳定性,功耗,温控和安全等几个,事关用户的核心体验,都需要整个行业一起努力,持续的优化。
用户不是傻子,最后都得拿产品说话。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