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
我有两个嫂子,一个大嫂,一个二嫂,她们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两个嫂子尽管性格各异,但都尊老爱幼,心地善良,与人为善,是确确实实的贤内助。
大嫂出生于1952年,比我大11岁。大嫂身材不高,面目和善,淳朴善良,心眼直,热心肠,与人相处以诚相待,有一说一,绝无隐藏。大嫂作为嫁到老我们家的长媳,与大家庭共同生活了6年之久,大嫂白天要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晚上要干家务,缝补浆洗。那个时候二哥还没有成家,到年底生产队分的很少一点现金,还要积攒着给二哥娶亲,一年之中都是粗茶淡饭,过年也只能对付一身粗布新衣。分家之后,大哥用辛苦积攒的钱买回了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这台电视机没有搬回大嫂的小家,而是放到我父母的老房里,一直看到母亲买上电视机后,才搬回大嫂的小家,前后长达7年之久,大嫂没有半点怨言。
二嫂生于1958年,身材苗条,面目清秀,待人热情,心灵手巧,乐于接受新事物。二嫂干活麻利,既有速度又有质量。母亲对二嫂的好学经常念叨,母亲曾是家务活的好手,每当母亲制作一些有特色的菜肴时,二嫂总是停下手头的活,站到母亲跟前留心观察,很快就学的有模有样。
大嫂嫁到我家时,我才13岁,大嫂对我照顾有加,我对大嫂也很依赖。即使分家以后,在我的思想上和大嫂、二嫂从没觉得是两家人,只是住进不同的房子而已。我八十年代通过高考去外地求学时,大嫂为我准备了新被服,二嫂把结婚不久的枕套送给了我,她们比自己考上学还要高兴,帮着母亲忙里忙外为我送行。
我结婚后在城里居住,但每年春节都是回老家陪母亲过年。每当正月招待来给母亲拜年的亲戚时,二个嫂子要么把客人领回她们家招待,要么两个嫂子亲自下厨,不让我的爱人沾手,她们的说法是爱人不习惯农村的锅灶。回老家过年时,真正在母亲的老房子里吃不了几顿饭,只要是有像样的饭菜,两个嫂子都要把母亲和我们三口叫到她们家一起吃,我也从来没觉得不妥,跟在自己家一样。
儿子的吃饭口味我两个嫂子最清楚。在我的老家正月二之前都要吃饺子,不能吃别的饭菜,大嫂知道儿子不喜欢吃水饺,每年大年初一打破传统规矩,专门为儿子准备他最爱吃的炒鸡和米饭,年年如此,形成了惯例,一直吃到儿子外出上大学为止。
前几年二个哥哥都从事建筑工作,二个嫂子在家种地种菜,她们知道市场上的蔬菜不安全,口味也不好,每当下来应季的蔬菜时,都把第一茬留给我,芸豆、黄瓜、青椒、大白菜源源不断的供应,我的爱人对老家的绿色蔬菜吃上了瘾,没有老家的蔬菜,食欲大大降低。
转眼之间,二个嫂子都已年过六旬,到了含饴弄孙的年龄。二个嫂子都全身心照顾第三代,为了第三代他们要放下自己的兴趣爱好,过起了夫妻分居的生活,为一大家人做好后勤保障,她们无怨无悔,奉献着一个母亲的责任。在良好家风的引导下,她们的下一代都品行端正,事业小有建树,第三代也充满阳光,茁壮成长。
嫂子是我们家风的重要建设者,是联系家庭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家庭关系的润滑剂。有了两个嫂子的良好引领,我们大家庭非常融洽,每年都要组织多次大家庭聚会,加强交流,增进亲情。每次聚会我都要多敬两个嫂子几杯,感谢两个嫂子做出的奉献。
老嫂比母。母亲去世后,二个嫂子成为我和爱人家庭事务的主心骨,没当遇到家庭琐事时,爱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教两个嫂子,她们三人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看到这些我很欣慰,也很幸福!
好人一生平安,愿两个嫂子健康、幸福、快乐!永远年轻!
壹点 靓丽海岸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