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居住的 区更加智慧化了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街道桂苑 区通过智慧 区管理平台,打造了一套由智慧书屋、健康小屋、智慧安防、智慧跑道等智慧应用子系统组成的智慧 区建设体系。图为桂苑 区的中心广场智慧跑道一角。 韩淑贤摄(人民图片)

进小区人脸识别,几秒即可通过;智能家居系统与物管联 ,家里一旦出现陌生人的活动轨迹,便会自动触发 警……如今,越来越多智慧化设施出现在人们生活的 区,为居民带来便利。

民政部、中央政法委、中央 信办等9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智慧 区建设的意见》,对建设智慧 区的总体要求、重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作出部署。专家认为,打造智慧 区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也有利于拓宽参事议事渠道,为基层治理减负提效。

便利 区智慧管理

在江苏省宿迁市“幸福学府”小区,人脸门禁、电梯阻控等智慧化设施为居民增添了不少便利:手机扫一扫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就能设置电瓶车充电时间,充电完成后充电桩自动断电,通过手机软件实时告知车主;推进电梯的电瓶车会被摄像头识别并启动 警机制,直至车辆退出电梯区域,电梯门才能正常关闭,有效降低了电瓶车上楼充电引发火灾的隐患……

伴随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慧化、个性化、高效率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关键词。作为 会基本单元的 区,也因数字技术的进步变得更“聪明”。

专家认为,相比较为粗放的传统 区管理模式,智慧 区实现了 区治理精细化、 格化,责任更明确,信息统计效率更高,能帮助 区管理者更及时地处理 区问题,为基层减负。与此同时,通过多元数字场景融合发展,比如无人零售、生鲜团购等商业场景和智慧 区深度融合,能全方位改善 区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畅通居民参与渠道

建设智慧 区不仅有利于打造更“聪明”的生活场景,还有利于畅通民意表达机制,让群众参与到 区治理工作中。

“智慧 区要显示出智慧所在,就要注重发挥智慧平台在感知 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方便群众办事等方面的有效应用,全面提高 区治理的有效性。”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荣卓说,《关于深入推进智慧 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供了清晰的实施路径,既要尊重居民的主体性,畅通居民参与渠道,也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强化智慧 区建设的实用性,拓展应用服务场景。

智慧化的 区管理需要大量数据作为支撑。目前,部分智慧 区仍存在数据信息比较零散、数据治理范围不够完善等问题。《意见》提出了一揽子针对性举措。比如,制定 区信息共享清单,完善统一采集、统一制表、统一 送机制,加快建立标准统一、动态管理的 区数据资源体系,大幅减少工作台账 表。加强 区数据安全管理和保障,重点加强对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数据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管,依法保护居民个人信息和隐私等。

提供适老化和无障碍服务

打造更智慧的 区,要避免在老年人面前树起数字屏障。

“随着中国互联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中国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如何消除‘数字鸿沟’,让老年人共享信息化成果,是智慧 区建设必须回应并解决的重大问题。”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对此,《意见》提出强化数字技能教育培训服务,助力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共享智慧生活,消除数字鸿沟。加强 区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基本需求和使用习惯,提供适老化和无障碍服务。

据悉,下一步民政部等部门将深化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 区治理信息系统应用,推动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组织开展智慧 区建设试点,多管齐下推动《意见》落实落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5月9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