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嘀嗒,越拼越近”,这是嘀嗒出行拼车的广告语。为了实践这个广告语,嘀嗒出行也一路嘀嗒成了“老司机”,频频开车被指宣传存“性暗示”。
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9月,前身为嘀嗒拼车,主营业务包括顺风车和出租车两大块。截止2015年5月,嘀嗒拼车已通过三轮融资,获得1.3亿美元的融资。今年1月18日,嘀嗒拼车对外宣布完成品牌升级,从嘀嗒拼车升级为嘀嗒出行,正式推出 约出租车业务,但目前顺风车仍是其主要业务之一。
对这一现象,嘀嗒出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NBD汽车采访时回应,“我们对相关内容不愿做评价。”
性暗示内容不止一次
2015年7月6日,《每天挤公交,挤得事业线都出来了!》;
2016年6月24日,《如何判断ta是爱你,还是撩撩而已》,《这则比杜蕾斯还污的悬念广告,竟然是嘀嗒拼车做的》;
2017年1月26日,《这位美女车主,咱们……》;
2017年5月29日,《你宽衣解带,我款款相送》;
2018年4月26日,《如果没有那次“失足”,他就能实现月薪20万,住进带草坪的大豪宅》
……
据《北京青年 》 道,8月28日,一位自称嘀嗒出行顺风车的车主在虎牙平台直播时,私自将女乘客头像截屏发送在屏幕上与粉丝互动。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监管力度不够。他建议,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层面,均要加强对车主的背景核实。
顺风车业务是嘀嗒出行“命脉”
今年以来,两起顺风车命案,让人们对顺风车的安全问题再次担忧。8月27日零点,滴滴出行顺风车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下线。作为与滴滴出行拥有类似业务模式的嘀嗒出行,其顺风车业务虽然没有受滴滴出行风波影响而暂停,不过也问题百出。
有 友在嘀嗒出行贴吧吐槽,由于自己给了车主一个差评,经常受到车主的电话骚扰和威胁。
不仅如此,3月5日,还有 友称,由于自己手机信 不好,导致不能在嘀嗒出行平台付钱,便与司机协商好到办公室后再付钱,结果仅5分钟,司机直接上楼威胁加谩骂。
“这类出行服务平台,对于车主身份,并没有严格的审查措施。”贾新光坦言。据NBD汽车了解,在嘀嗒出行APP界面上,车主和乘客可以进行互评,评价信息也会随时给对方。
根据9月10日,由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 络预约出租汽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中指出,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要加强对 络预约出租汽车( 约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顺风车、快车)平台驾驶员背景进行核查。
与实现业务全覆盖的滴滴不同,顺风车目前仍是嘀嗒出行的主营业务。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17年9月,嘀嗒拼车用户总数超7000万,车主总数1200万,覆盖全国359个城市。与顺风车业务相比,嘀嗒出行的出租车业务截至今年8月,仅覆盖了32个城市。
在滴滴下线顺风车业务后,嘀嗒也悄悄关停了夜间(23:00-5:00)的业务,但未公开任何对安全系统的增改措施或承诺。若顺风车业务受到冲击,嘀嗒出行恐将受到较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份,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正式出任嘀嗒出行董事长一职。公开资料显示,自2014年成立以来,嘀嗒出行已获得四轮融资。其中,B轮融资就有来自李斌创办的易车 ,C轮融资易车 也有参与,D轮融资则来自蔚来汽车。
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