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敏(中)查看重楼小苗长势。
“硕士研究生,学历太高了,能不能干好基层工作?”2019年8月,九三学 云南省委派驻会泽县田坝乡挂职任副乡长的杜敏刚到田坝乡时听到过一些议论。
虽然杜敏刚参加工作时在大理市下关镇有着1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她多次公务员考核为优秀,在2018年时还曾记三等功一次,但作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个“新兵”,她却暗下决心: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群众学习,脚踏实地换取群众的满意和认可。
责任:为民排忧解难
从到田坝乡政府挂职的第一天起,杜敏就负责协调落实九三学 云南省委在会泽同心工程的项目,挂钩联系李子箐村。
李子箐村属于深度贫困村,是九三学 云南省委的挂钩帮扶村。为了尽快掌握村情,杜敏用最短的时间,走遍了全村10个村民小组176户贫困户。
73岁的贫困户舒文明家庭困难,杜敏帮他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负责九三学 云南省委在李子箐村投资建设的重楼大棚日常管理维护工作。舒文明每月可以领到1000元的工资。九三学 云南省委重楼基地向他租了5亩土地,租期10年,一次性向舒文明交清了2万元的租金。
雨后,天空一碧如洗。青山环抱下的重楼大棚格外显眼,这是“九三科技之光”——农村“重楼银行”种苗繁育基地。大棚里,杜敏和大家查看小苗长势情况,对管护人员进行技术指导。遇到不懂的情况,她掏出手机,对准重楼苗,把图片传给九三学 的重楼专家纪老师,请求技术指导。杜敏说:“九三学 云南省委已经与云南白药集团签订了保底协议,重楼收购价格有保障。”
大塘子村民小组邹绍里多年前捡养了一个女儿,在李子箐村小学上学,但一直未落户。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杜敏和李子箐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取证写材料,带到县里办手续,邹绍里的女儿终于在今年3月有了户口。
战“疫”:守护群众健康
今年春节,杜敏主动放弃休假,大年初四便离开了家中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杜敏主要负责卡竹村卡点(G85高速路出口)的疫情防控任务,成为战“疫”前线的“守垒者”,对进出车辆和过往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询问、登记、劝返和统计数据,“织牢”外围防线。
她严格落实“ 格化”管理的要求,完成好包保的李子箐村疫情防控工作,当好战“疫”前线的“宣传员”。疫情逐渐趋于稳定后,杜敏又成为复工复产的“动员者”。她带领大家摸排乡内“闲置”劳动力,帮助他们尽快找到工作。仅在今年2月,田坝乡共组织4971人返岗就业,新增转移就业1131人,位居全县前列。
引路:抓实就业扶贫
杜敏分管田坝乡 保中心,她以强烈的责任心,认真抓实就业扶贫工作。
李子箐村委会副主任邓龙秧有一定的电脑操作基础,但不会使用就业信息录入软件,这个难题难住了她。“这里要这样操作才方便。”“这个表册还不完善,打个电话问问,我们帮他填清楚,尽量不要让群众左跑右跑。”在电脑前,杜敏教得认真,邓龙秧学得认真。
“各村的就业台账 到乡上后,杜副乡长和 保中心工作人员一起完成台账录入工作,有时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太佩服她了!”邓龙秧被杜敏的精神所折服。
构筑:美丽宜居乡村
杜敏配合九三学 云南省委开展了“百姓富、乡村美生态文明村建设在行动”项目工作,2019年,九三学 省直属基层组织 员4次赴李子箐村开展环保入户调查和培训工作; 员专家开展了3次“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主题培训。在九三学 云南省委的支持下,李子箐村建成3个生态旱厕,为深化“厕所革命”提供了示范和借鉴;九三学 云南省委还邀请东南大学教授,为田坝乡大村子安置点设计污水处理方案,投入资金为李子箐村大凹塘养殖小区建设了粪污异位微生物发酵床。
在各项措施的落实下,李子箐村的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大塘子村民小组的贫困户舒建稳深有感触地说:“杜副乡长虽然年轻,但工作认真,为老百姓做了很多事情。”
“杜敏工作上非常务实到位,生活中非常关心村组干部,和我们同甘共苦,老百姓非常满意。”李子箐村党总支书记邱建贵认为,杜敏带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给当地群众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