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而读书?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种观点不仅仅是封建科举取士所形成的理念,在今时今日也仍然深入人心。这句话所描绘的美好前景,被无数读书人奉为圭臬,激励着他们在孤灯冷夜中埋首书卷,畅想未来。
钱穆曾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讲:中国无封建贵族而有书生贵族,无工商业资本而有书本资本,一本书的资本价值超过一箩黄金。这是由于科举取士的制度性安排所造就的独特中国风景。
宋与士大夫共天下,乃至皇帝真宗亲自作诗劝学称书中有黄金屋有颜如玉。读书的价值于此时升到顶峰。然而,官僚体系所能容纳的人才数量终究是有限的,千军万马去挤科举这条,最终只有一个结果:僧多粥少。于是,读书人成为了政治脂肪,价值持续贬值,遂了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自嘲。
我们在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明代市井小说《金瓶梅》里,美艳寡妇李瓶儿宁愿嫁给开生药铺子的西门庆做第五房小妾也不愿嫁给尚举人,要知道举人在明代是有免赋税的特权的,已经是后备官僚食利阶层。
别说举人,就是状元,嫖宿妓女后封了一包银子,也被妓女董娇儿小觑,西门庆口中也是一句“文职的营生,他哪里有大钱与你?”的不屑一顾。
清末废科举,价值更是贬值如同1948年的法币一落千丈。建国后的干部管理体制,尤其是文革后77,78级回光返照,让读书人一时有天之娇子之誉,然而还是架不住狼多肉少。
仅仅某搜索软件为例,以大学生为关键词搜索,显示95%的搜索内容中,前四项有两项是情色小说,一项是情色图片主角,还有一项是大学生同居这一和情色沾边的内容。
以男大学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70%的人搜索前四项中前两项均与情色沾边。
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更是不堪入目,第一页全部为情色相关负面内容。
传统意义上读书的主要价值是为了参与政权,也就是所谓的货与帝王家。读书的持续性贬值,最直接的贬值是体现在进入政权的难度的加大以及进入政权之后的待遇的下滑。
这种贬值催生了读书无用论,催生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呻吟。
但是这种贬值却是对整个 会而言有益的,减轻了政权的负担,也引导着人们把才智在更宽广的领域去绽放,尤其在专业细分的当今时代,通过最直接的物质刺激,引导着最聪明的那群人走向最需要的领域。而每一个专业领域,又为专业人士提供了足够的上升空间,在本专业领域做到了上流水平,这个专业会有足够大的市场去提供给你足够多的物质资源和 会资源。
今时今日,千军万马考国考,参与政权,实际上是传统读书人的出路。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意义上的读书的价值,在不断的贬值。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作为读书人的我们,也都面临着转型,从不断贬值的传统读书人,如何转变为具有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新型读书人?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象牙塔中的人思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