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当商业智能成熟度低时,如何加快分析采用率

更多大数据资讯和企业案例可关注 :知乎专栏《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

根据Gartner近7年的调查结果,71%的受访企业处于低成熟度阶段,也就是Gartner五级BI成熟度模型中的1级或2级阶段(参见《你的BI应用处于什么阶段?解读Gartner BI成熟度模型》,完整了解GartnerBI成熟度模型和进阶策略)。BI成熟度较低的企业,难以从数据资产中获得最大的价值,BI能力传播也收到牵制。

整体来看,低BI成熟度的企业通常有以下特征:

  • IT基础设施落后,普遍存在数据烟囱和数据孤岛,没有或很少做了数据治理;

  • 没有独立的数据和分析中心, 表通常都是嵌入在ERP、OA等业务系统中;

  • 使用excel制作 表或分析,重复工作,容易出错,占用并浪费大量人力资源;

  • IT部门和业务部门交互、协作很少,业务部门抱怨IT部门响应速度慢、没有价值,IT部门埋怨业务部门需求太多、易变;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BI成熟度较低的情况也有诸多原因,如缺乏专业知识,战略规划经验不足,信息化建设预算有限,企业内部没有数据分析的文化、思想保守抵制创新等。对此,Gartner从战略(strategy)、人员(people)、管理(governance)、技术(technology)四个角度给了建议,如下图BI成熟度组成图所示,帮助企业更高效的迈向更高的成熟度。

    一、战略层面:制定BI路线图

    和IT项目路线图一样,BI路线图应该明确规定目标、时间表、关键节点、优先事项、资源、业务计划和KPI,需要业务部门和IT部门一起协调制定。BI路线图应该是迭代的,可更新的,这样IT部门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灵活度来应用最佳实践,对业务或技术的任何变化做出反应。笔者建议,BI成熟度低的企业应当从一个小型项目开始,以简单活定义明确的业务流程为突破口,通过一个一个的小胜利扩大战果,稳步推进,最终打一个大胜仗。成功不是采用了什么新技术、新工具,而是是实打实的带来了业务价值,这样BI能力的成熟度水平才会提高。

    二、人员和管理层面:

    1、构建业务驱动的“虚拟BI团队”。

    加强业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业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的联系,让所有的相关利益者参与讨论,从而实现流程、技术、资源投入与目标的一致,从而弥合部门之间的差距,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确保大家齐心协力达成战略目标。

    2、让业务利益相关者参与分析决策。

    传统上BI工具更多的是给高层管理者使用,中层人员难以及时得到IT部门的支持。IT部门应该将业务利益相关者纳入分析讨论,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决策。将业务和分析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让上上下下明确关键业务的驱动因素、目标,以及支撑目标达成的分析策略,只有和具体业务分析结合了,BI分析的价值才得最大化。很多项目被取消掉,或以失败告终,大多还是业务理由不在有效,或者IT部门缺乏对业务最新变化的认识。

    三、技术层面:

    2、选择适合企业现状的工具。在评估一个工具时,不仅要考虑成本,特别对于没有IT能力薄弱的企业,还需要考察其他因素:咨询能力,分析功能,易用性,培训和服务支持。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主动利用市场上已经提供的技术、技能和经验,而不是再造轮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17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