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的作用

悬空模型的打印

DS200采用的成型方式叫做bottom to top,该方式在打印时需要模型粘结到平台上,然后逐层叠加,形成稳固的三维模型。而对于复杂的异形模型打印,悬空的部分就像空中楼阁,是无法独立建构成功的,因此,对于悬空的部分我们就需要增加连接,将悬空的部分和平台关联起来,这样建构的时候就有了连续性。

当然实际的支撑算法要复杂的多,需要考虑悬垂部分的截面积,还有角度,离型力大小等等,最终形成可靠的支撑结构,提高打印成功率。

降低取模型难度

在日常打印中,模型粘结到平台上时,需要较大的附着力,否则就会出现掉版或翘边的情况。但粘结太牢就会造成取模型比较费力。

那么,鱼和熊掌能否兼得呢?

答案是可以的,那就是使用支撑。我们需要将整个模型用支撑结构抬起,当我们需要从平台上铲模型时,相对脆弱的支撑就会被破坏掉,模型就可以很轻松的取下来,而且不会使模型本身受损。

支撑的添加

支撑的添加主要有两种方式——自动支撑和手动支撑。

自动支撑

通过参数化的方法自动生成支撑。如图


– 尖端直径

支撑与模型连接点的直径,值越大,支撑越牢固,相对的,去除比较困难,留下的痕迹也越明显。

– 构建角度

模型表面与垂直线的夹角。

– 采样策略和表面采样

采样策略及表面采样代表了查找悬垂点的算法,一般来讲这两个参数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使用默认参数,不需要修改。

– 生成支撑策略

脚手架用于一般模型,强度较高;独立支撑适合高度较低的模型,可以生成的较密,且容易去除;支撑架适合较高的模型,强度高,但是比较耗树脂。

分离式脚手架


独立支撑

支撑架

– 主干直径和极点加宽系数

用于设置支撑杆的直径,加宽系数是一个比例参数,由软件算法确定,支撑越长,底部的支撑杆按比例加粗。

手动支撑

手动支撑主要是用来对自动支撑进行补充。DS200切片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手动支撑选项。

△ 技巧一:

通过查看截面,检查软件漏加的悬空点,确保模型所有的部分都被支撑到。通过软件界面最左边的滑动条查看界面。

△ 技巧二:

△ 技巧三:

△ 技巧四:

添加底座。添加支撑时,建议同时选择底座,这样所有的支撑就连接在一起了,避免打印失败后残留在树脂中。而由残留在树脂中产生的问题是因不易发现,在后期的使用和打印中可能会损坏成像LCD屏幕。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1月1日
下一篇 2019年1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