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回应“春节拉新奖励未到账”:对利用作弊软件行为坚决打击

靠作弊软件的恶意“薅羊毛”行为

春节期间,各大互联 公司推出总额数十亿元的红包活动,烘托了节日气氛。热闹实惠之余,也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上有大量帮用户在抢红包中作弊的软件,参与作弊的人组成一个又一个群,交流“薅羊毛”的经验,分享相关的教程。

而使用作弊软件技术的“羊毛党”大多是普通人,包括一部分在校大学生。他们在 上组成群,分享教程和经验,涉及的金额一般也就几百至几千元。他们抢到的红包,既有一部分是符合规则的,也有一部分是利用作弊软件。当相关的公司发现了他们的作弊作为,拒绝支付一部分红包时,他们又会利用群的力量聚集起来,在群里分享投诉的攻略,去媒体,消费者保护平台,相关的政府机构投诉,逼迫相关企业让步。

上图即是在一个“薅羊毛群”里分布的“薅羊毛视频教程”截图,从第一步买手机卡,到最后成功薅羊毛,过程中的查地址、清除浏览器数据、多开分身等“注意事项”都会一一列举。

教程之中,讲师反复告诫群里的人不要举 “薅羊毛”教程,表示“之前已经有用户去举 ,导致群被关了两次”。讲师还提到“和之前‘招商银行’的玩法类似,应该有‘玩过’的吧?”等话语,可见,受恶意“薅羊毛”困扰的不仅仅是这次在春节发红包的互联 公司。

不久前,星巴克上线的“星巴克APP注册新人礼”营销活动,遭受恶意“羊毛党”大规模攻击,导致星巴克的营销活动两天即停止。2019年1月20日凌晨,“羊毛党”又利用电商平台拼多多“无门槛100元券”存在的bug薅羊毛,导致拼多多巨额资金损失。

法律专家称构成欺诈

对于黑色产业链,法律上有相对成熟的判例,有涉嫌“非法经营罪”、“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和“诈骗罪”等罪名进行判罚的案例。

而对于使用作弊软件的恶意“薅羊毛”,属于近年出现的新鲜事物,是不是属于违法,还没有很明确的界定。而且,在认知上,相当部分利用作弊软件的人不认为这是违法违规行为,反而认为这是自己学习新技术的“劳动成果”。这种认知的模糊,加上微信和QQ群的聚众壮胆效应,鼓励了这些人去向相关公司施压。

对于互联 公司来说,如果是用户正常的抢红包行为,企业都很欢迎并且会及时兑现,但对于利用作弊软件恶意“薅羊毛”破坏公平性、不当谋利的“羊毛党”,企业一定会坚决打击。

一位法律专家认为,“使用作弊软件的恶意‘薅羊毛’行为涉及违规和违法,已经构成欺诈和灰色产业链,它既破坏了用户公平、健康参与的原则,也损害了企业平台方的经济利益。对于这类恶意‘薅羊毛’现象,企业要不断升级更有效的技术监测壁垒,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力度,只有多维度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绿色的互联 环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18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