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可以预测现在与未来的每一步,代表你的野心和抱负还不够大。
Adobe首席执行官 山塔努·纳拉延
提到多媒体应用软件,大众想到的不外乎Photoshop、Illustrator、Premiere等软件,而这些都来自电脑软件大工厂Adobe。
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公司,却在成立25年后,陷入了瓶颈,即便明星产品众多,功能却没有重大突破,营收虽呈正增长,股价却十几年如一日,组织高层明白必须做出改变。
2007年接任首席执行官的山塔努·纳拉延,面临的就是组织如何改变的挑战。
预见图片协作平台趋势
被Adobe力邀当产品开发
山塔努·纳拉延出生於印度大城海德拉巴,1989年硕士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进入苹果公司,在工作期间,他观察到 络分享兴起的苗头,除了文字之外,图像分享也可能是未来的趋势。虽然数码相机尚不普及,拍摄师依赖胶片,他那时就产生照片放在 络共享的想法。
1996年,他创办Pictra公司,建立线上图片协理作平台;最终公司虽因商业模式不成熟,卖给富世,纳拉延却因此与Adobe结下不解之缘。
舍弃贩售软件包模式
用订阅制抢夺更多客户
纳拉延接手的第一年,Adobe股价直线衰退,上任15个月内股价便重挫60%,暴跌至6年内新低的17美元。纳拉延却在这些时做出重大决定:以18亿美元收购数据分析软件公司Omniture。
该公司主要提供 站流量监测、用户分析服务,而Adobe则以多媒体软件为主,两者的业务范围相差甚远;不过,纳拉语言说服董事会,有Omniture的数字营销技术,就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对拓展新的产品线有益无害。
这只是纳拉延的第一步,真正带领公司爆发性成长的策略,是Adobe盈利模式的转变。2013年,纳拉延大胆宣告:Adobe将舍弃售卖软件包的模式,改为“订阅制”。原来消费者是一次性买断Adobe的软件,每年初更新一次;订阅制则改为月缴,且全面在云端上进行,更新也可以随时完成。
实施的头一年,消费者不满和质疑声不断,让Adobe当年度的营收硬生生蒸发7亿美元,纳拉延仍保持乐观的态度。
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明智的。就短期来看确实造成客户的流失,但是长远来说:
第一
降低购买的门槛,原来动辄1200~2500美元的软件,可能会流失潜在的客户,订阅制只需月缴几十美元,就可以使用软件,不满意也可随时取消订阅。
第二
通过数据分析及云端服务,可以更精准地了解使用者体验。面对企业端的用户,还能及时提供客服支持,新增更多功能,协助企业解决问题。
如今,“订阅制”已成为Adobe的成长动能,根据今年第一季的财 分析,Adobe的营收达21亿美元,较去年成长24%,其中订阅用户带来的收入高达18亿美元,较同期成长30%。
Adobe前任CEO布鲁斯.奇森曾坦言:我绝对无法如同纳拉延,做出这个破釜沉舟的决定,但订阅模式已成为Adobe转型的最佳助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