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签约现场。
吸引了美国、英国、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和港澳台等地区524个项目团队参赛,其中涵盖企业组314个项目,海内外17所高校210个项目,共1600余人 名参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48个项目晋级决赛。历经近百天激烈角逐,日前,珠海高新区第七届“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落下帷幕。最终,23个优质项目脱颖而出,与高新区签订投资落地意向协议。据悉,“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至今已举办七届,今年大赛规模、参赛项目均创历年之最,已然成为珠海高新区服务大众创业、助力万众创新的一面旗帜。
今年大赛规模、参赛项目创历年之最
回顾本届赛程,赛事历时百日,亮点迸发。通过创新赛制赛程,本届“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创造了征集范围最广、参与项目最多的纪录,超越了大赛举办以来评选要求最严、项目整体质量最高、高端人才最多的纪录,刷新了大赛举办以来奖金额度最高、扶持力度最大、奖励形式最优的纪录。
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届大赛以珠海高新区为主赛场,在北京、上海、苏州、深圳4地设立分赛场,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湾大湾区三大热点区域,扩展区外优质项目渠道,吸引各地优秀人才,汇聚各地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吸引当地优质项目关注、了解珠海高新区。
据了解,本届大赛共吸引了来自海外、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和港澳台等地区524个项目团队参赛,涵盖企业组314个项目,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56个;海内外17所高校组210个项目,共1600余人 名参赛。经资格审查、初赛、复赛,最终48个项目晋级决赛,24个项目获奖。决赛项目中已获得A轮融资项目5个,B轮融资项目6个,天使投资项目3个,融资额近5亿元。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面向超高清8K应用的显示驱动芯片研发、互联 +血压管理建设方案、智能电致变色材料及相关产品项目分别摘得企业组新一代信息技术类、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类及智能制造类一等奖;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风险控制评价系统项目获得高校组一等奖。23个比赛项目签订投资落地意向协议,其中10个项目签约入驻高新区众创空间,10个项目签约入驻孵化载体,3个项目与区投资机构签订投资协议,投资金额超5000万元。
大赛已成为助力万众创新的旗帜
“我们的团队成员均来自海内外名校。在此次大赛获奖,让我们对项目落地发展更有希望。”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学生杨府明,带领团队以“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风险控制评价系统”项目斩获高校组一等奖。杨府明表示,目前已经在珠海高新区成立了初创企业。
以赛为引、赛招并行。珠海高新技术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郁李毅表示,大赛以吸引优质项目落户为目标导向,赛事期间针对重点项目做好前期调研、对接考察、落地合作等定向招商工作,“重点支持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创新创业团队落户高新区。”
正因如此,“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作为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双创工作的重要抓手,已成为高新区服务大众创业、助力万众创新的一面旗帜。
数据显示,自2015年举办首届大赛以来,“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已吸引包括港澳地区及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等3100余个海内外创业团队 名,累计入围优胜项目631个。赛事成功引进培育了中科赛特、赛德雷特、普林芯驰、优微生物、洪启集成等一批高成长创新型企业,为推动高科技企业和创业投资机构集聚发展提供了丰沃土壤。
为何初创企业在落户珠海高新区的短短数年中,能够茁壮成长为“高企”?郁李毅认为,这离不开珠海高新区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今年初,珠海高新区连续推出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及促进科技创新三大新政,其中提出对生物医药优质企业最高奖励3000万元、新引进项目最高补贴达1亿元。不仅如此,目前,高新区集聚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9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6个,拥有“天琴计划”、省南方海洋实验室等大科研装置和平台,港澳青年“1元创业空间”、生物医药产业园和IC设计孵化基地等特色载体建成使用,“3+X”特色产业集群规模初显,超40亿元的各类创新创业基金蓄势以待。“通过‘菁牛汇’搭建‘双创’服务平台,携手专业创业服务、优质创业投资机构,联合高新区内各高校、企业、创业孵化园区、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资源,为本地及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多展示自我、共享资源的机会,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创业团队在这里做强做大。”郁李毅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