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云课堂”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行动

  据了解,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自4月12日下午起全面启动线上教学,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有序推进线上教学实施,确保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同质等效。各学院充分落实教学主体责任,推出在线教学质量把控“组合拳”,确保在线教学工作平稳运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前做好线上教学预案,在学校全面启动线上教学前,各教研室顺利完成各项集体备课任务。学校思政理论课共覆盖大一大二年级77个行政班,4855名学生。线上教学期间,学院将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转化为鲜活课堂,将抗“疫”元素有机融入思政课程,切实发挥思政课程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陈伟老师通过对近期各地疫情相关信息及新闻 道的梳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把思政小课堂和 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互动,加强课堂的吸引力,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机能学院建立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院领导听课制度,要求每人每周至少听2门课程;建立教学日 制度,每天下午5点完成学院教学日 总结,并 送教务处;针对 课环境约束力弱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中加强课堂管理和师生互动,如设置提问环节,要求学生打开摄像头检查上课状态等;针对自制力差的学生容易开小差,甚至放弃听课,一般听课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等问题,有些老师采用20分钟就要让学生动动脑子做点小练习,巩固知识点;另外,还有很多老师精心挑选其他大学优秀的MOOC课程,比如西安工业大学的“工程材料”、大连理工的“2D工程制图实践”等用以辅助教学。学院教务学务、专业老师不断联动,及时传递学生心声,做好桥梁纽带,搭建钉钉课程教学群答疑群,为 络授课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商学院以钉钉视频形式召开疫情防控专题(扩大)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部署线上教学工作。为了确保线上教学质量,各专业也分别召开视频会议,传达学校的相关要求,引导教师线上教学中也要展示疫情防控下的正能量传播。学院与被划入“三区”的老师沟通联系,协助解决线上教学问题。国际商务郭晓琳老师与孩子一起在政府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由于孩子较小喜欢闹腾,担心影响线上教学。每天晚上哄睡孩子后,郭老师一节一节的进行课程视频录播,以便给学生正常授课。兰振东、王一帆等老师由于课程需要实验室专用软件,且必须使用校内 连接服务器,他们多方途径想办法,在校内外师生通力合作下,借助远程控制完成软件教学,临时满足上课需求,确保不落下一节课,不降低教学质量。全面转入线上教学以来,学院实施在线教学情况日 制度,共涉及专业课208门次,55个班级,授课教师72人,教学秩序基本稳定,未接到一起教学异常情况 告,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课程任务明确,实现了知识在云端的有效传递。

  生化学院提出线上教学“不减质量,不降标准”的目标,组织各专业教学负责人走进在线课堂听课。尤其关注青年教师,了解青年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情况。大家提出的最多是难于了解学生状况的问题,教学负责人及时支招:一是充分利用各教学平台的学习统计功能,如签到、问卷、提醒等,甚至可以自创小游戏;二是充分发挥班助、班委、辅导员的协同作用,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以便持续改进;三是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要及时回应,比如胡桂香老师还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在她的《物理化学》课上,胡老师为了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求学生拍照发送老师,老师批改后,再返回给学生。尽量创造学生有同线下学习的良好感觉。经过几天的重点听课帮扶,发现了不少问题,及时解决了不少困难。经过教学方法和形式等方面的改进,师生同时反映,这样既紧密了学生和老师的教学关系,又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讯员: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卢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16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