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全省已开工建设4266宗供水工程
当前,广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农村生活污水、厕所革命、集中供水是重点任务,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又是其中的难点。
据介绍,在2020年,广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由2018年不到20%提升至40%以上,近2年新增设施占已建设施近七成,较为有效缓解农村水污染问题。另外,截至今年10月中旬,全省纳入民生实事办理储备库的866个自然村已完工,对照任务目标,完工率为86.6%。
截至9月底,全省农村现有卫生户厕1272万多户,普及率达95%以上,标准化公厕71023座等,新改建农村旅游厕所7479座、中小学厕所1700座,按要求完成农村改厕三年行动任务。同时会上提出,农村公厕要按需建设,外来人员较少、不能保障管护经费的村庄不要新建公厕。在全省农村集中供水方面,自5月底实施攻坚行动以来,全省已开工建设4266宗供水工程,开工率80.6%,新增覆盖人口320.7万人。
广州:每个行政村至少建成一座以上公共厕所
一是农污管得好。累计投入124亿元,铺设管道8551公里,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站2473个,全市农村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天,在全省率先实现7231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惠及535万人。率先在全省开发应用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管理信息系统PC农污巡检APP,2021年以来,全市巡检农污设施约41.9万次,已经形成一套全覆盖、可追溯、可倒查的责任体系。
二是厕所全覆盖。新建、改造农村公厕2395个,每个行政村至少建成一座以上公共厕所,实现了乡村公厕全覆盖,探索推进建设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养护专业化的“建管养”一体化模式。
三是供水保优质。在达到省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要求的基础上,最大化普及市政自来水,累计投入29.22亿元推进325条村农村供水改造。
增城:实现“三个100%”
据介绍,增城累计投入67.6亿元,发扬钉钉子精神,以“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扎实成效。
在污水治理上,科学运用“接市政管 、集中式设施、分散式设施、资源化利用”四种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实行差异化建设。
在厕所革命方面,推进“三类公厕”示范建设,采取“一厕一景一方案”,高标准打造景观式公厕、数字化公厕、装配式公厕等三类乡村示范公厕,探索出三种成熟改厕模式。
在农村污水改造方面,坚持“四化”抓农村集中供水,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模式构建城乡一体供水体系,推进城镇供水管 向农村延伸,惠及221个行政村2354个自然村,受益人口60万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