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田为卷,以稻为墨,稻田变景区,带动乡村游(引题)
一幅稻田画的诞生,从播种开始(主题)
阅读提示
稻田画又称景观稻田,利用卫星定位、3D技术等绘就。近年来,辽宁、四川、江苏等多地都出现了稻田画,吸引游客前去观赏,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每个人小时候或许都有个“神笔马良”梦,给你一片稻田,你想画什么?在辽宁省沈阳市“稻梦空间”旅游风景区,以田为卷,以稻为墨,“女娲补天”“中国日子呱呱叫”“青春万岁”等一幅幅稻田画在眼前展开,让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卫星定位、3D技术,稻田变景区
从沈阳北二环向北驱车30多公里,就来到了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镇兴光村“稻梦空间”。波光粼粼的大片水田里,稻苗随风起伏。游人穿梭其中,能看到教科书里“丰收后垂下头颅的稻子”。
一幅稻田画的诞生,从播种开始。
绘制人员利用卫星定位、3D技术,利用无人机、经纬仪、测量专用钢尺等工具,选定主题后,对目标栽种地块进行数字测绘,再用软件制作出平面效果图和种植 格施工图,通过施工图精准定位图案线条走势,确定各色块种植面积和所需不同颜色水稻品种的播种量。到了播种时节,农民就依据图样在农田里栽种绿、紫、黄等颜色的水稻。随着水稻生长,稻田中便会呈现出预先规划的图形或文字。
稻田画需要精细的日常护理,分为养分管理、病虫防治、图案修正和延展调控。在图案完成栽植后半个月,利用观景台或无人机航拍调查图案初步成型效果,若误差较大,则需要及时修正,一旦出现倒秧、脱苗现象,就必须及时补苗。
刚开始,制作稻田画可利用的颜色只有黄色和紫色,还出现过画作比例不协调等问题。为此,景区多次派人赴日本考察,并在国内各地收集水稻种子,在不断摸索中逐渐培养出一支专业的团队。
彩稻能吃,景色美,有得玩
“彩稻是科研人员通过杂交选育出来的新型水稻品种,食用是安全的。彩稻含有较高的花青素等特殊营养成分,营养会比普通水稻要好一些,但是口感稍差。”张琬婷说。
景区打造了立体种养殖、水稻深加工、稻田画观光等第一二三产业融合体,与当地农户合作发展水稻种植3万余亩,年加工水稻生产能力达10万吨。稻谷不仅被端上了百姓的餐桌,当地还将其做成了爆米花等产品。景区依托稻田建起了果蔬采摘园和养鱼塘,游客可以将新鲜的水果和稻田鱼带回家。
游客李丽带着12岁的儿子第5次打卡“稻梦空间”。景区有许多锡伯文化符 ,可以体验锡伯族射箭等民俗,还可以了解到稻谷种植、生长、成米的整个过程。“可以玩种植稻子的沙土和水田里的漂流项目,让孩子学点东西,寓教于乐。”李丽说。
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稻田画只是一个引子,它可以将地方文化、民族特色展现出来,把城里人吸引过来体会农家生活的乐趣。”张琬婷说。景区还在乡村冬闲的田间地头上建起了冰面、雪地,夏季可赏稻田画美景,冬季可玩冰嬉雪。
景区通过与农民合作,让农民有选择性地实行统一购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等,利用规模优势,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互利共赢,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同时提供就业岗位。
目前,“稻梦空间”稻田画面积650亩,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直接创造2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农民年创收近500万元,惠及三个街道40余个村2000多位农民。
该公司董事长张爱忠认为,旅游农业改变了老一辈种地“看天吃饭”的状况,如今不仅带动乡亲们增了收,还美化和保护了土地。近年来,当地政府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很大,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