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体育训练基地建成启用,这里的高科技超出想象

2015年10月12日正式开工,2018年末竣工,今天,占地面积558970平方米的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正式建成启用。

作为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和市体育训练基地管理中心的新家,崇明体育训练基地位于崇明区陈家镇,包含篮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棒球、垒球、曲棍球、体操、击剑、现代五项、拳击、跆拳道、柔道、武术等14个运动项目的场馆和场地。室外场地有1 棒球场(天然草坪),附带2000座位的看台、2 棒球场(人工草坪)、1 垒球场(天然草坪)、2 垒球场(人工草坪)、1片曲棍球场,2片田径场,2片 球场,8片篮球场和1片沙滩手球场。

去年12月26日,第一批89名拳、台、柔运动员入住。迄今,除乒、羽和曲棍球队尚未进基地,已有600多名运动员在这里训练住宿。

除了设施先进的场馆和场地,基地还配备医疗康复、科研、教学楼、宿舍和食堂等配套设施。教练和运动员宿舍共有九栋楼,其中一线队队员的宿舍为两人一间,室内卫浴设施一应俱全;二线队员则为四人一间。九栋宿舍最多可为约2100名运动员提供住宿。值得一提的是,每栋楼均有封闭廊桥连接就近的训练场馆和餐厅,这一人性化设计方便了运动员在雨雪天气训练和用餐。运动员餐厅分设一线队餐厅、二线队餐厅和特灶餐厅。

作为积极打造成集训练、科研、医疗、教育、比赛为一体的高科技、多功能、现代化的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崇明体育训练基地对标国际、国内领先,极大提升了上海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同时也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保驾护航。其中,位于基地里的科研中心、上海体育医院等,将突出抓好科研、康复软件建设,充分依托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科医优势,加强与国内外科医机构、大学院校合作,使训练科研、运动康复成为基地保障能力的核心要素。

市体育训练基地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本市体育专用训练场馆、基地的日常运动员保障及设备设施管理工作,目前主要涵盖的管理对象为崇明体育训练基地、东方绿舟体育训练基地、射击射箭运动中心(基地)。市体育训练基地管理中心已经建立一套可视化、智能化的大数据集控平台,达到对各基地的远程数据集中管控。为保障运动员的安全,便于训练管理,基地还设有运动员宿舍人脸门禁(防尾随)系统、智能门锁系统、食堂人脸闸机系统、RFID管理系统(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三基地一中心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和外来访客人脸识别系统等一系列智慧管理系统。

今天上午十点,副市长陈群为中心揭牌,并参加基地植树活动。市政府副秘书长顾金山,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崇明区委书记唐海龙、副区长王菁,市体育局党组副书记陆檩,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许琦,副巡视员杨培刚,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王海威以及运动员代表共同挥锹铲土、分组植树。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与崇明区副区长王菁分别代表市体育局与崇明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协议》的合作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训练基地运营。崇明为训练基地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提供公租房服务;为训练基地工作人员子女提供相对优质的义务教育;为训练基地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就近公办教育,为中学教育阶段学生提供送教上门服务,为运动队医疗保障工作提供支持;为训练基地办理各类证照等提供绿色通道和高效服务;在符合陈家镇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为训练基地后续规模扩大提供用地保障。

二是关于崇明发展。市体育局将会大力支持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在训练基地用工方面优先招录符合条件的崇明群众;在训练基地消耗各类副食品农产品方面优先采购价格公平、品质保证的崇明产品;在全民健身方面建立开放制度,适度为周边群众开放训练基地健身场地;在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方面建立合作机制,为崇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发展体育产业提供场地、教练等资源支持。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强互动,通过挂职、跟岗、进修等方式帮助崇明提升各类体育人才的能力水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2月25日
下一篇 2019年2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