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软件开发十八年经验,APP开发10个客人9个死

马云演说: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马云

本人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已经18年,从html时代到现在五花八门的编程语言。在我手上的客户项目没有8000也有1万多。今天我们来聊下这几年的移动互联 开发的经历。

在信息时代里,新媒体正以人类无法预料的惊人速度转变着我们的生存方式。而传统媒体主力军代表 纸年度发行量逐年下降,收音机也逐渐被移动互联 自媒体所替代,现代电视剧、电影用户基本都是通过手机观看。新媒体的 会影响力将会超越于传统媒体,逐渐呈现出领域里的主导地位。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种事在有泡沫的行业总是会发生的。移动互联 尤甚。从《愤怒的小鸟》到《植物大战僵尸》、《捕鱼达人》、《唱吧》、《陌陌》……一个个App应用一夜之间“爆红”,它们创造的用户和融资神话,刺激了数以百万计的个人和小团队投入到App开发中来,他们也想做暴发户。

在这个大环境之下,有着越来越的非互联 行业的人投入其中。浮华褪去,只剩下一堆App尸体。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三年的开发经历,APP开发的客人10个9个项目死亡。

你,还敢踩着这些App尸体创业吗?

如果您近期有着互联 的马云梦,可以参考下我下面的几个提示。

“小白”贸然入行?死得快!

交类应用完全是产品驱动(而不是技术驱动),完全是轻创业。每个人对 交多少有点自己的想像,有个想法很容易就做出一个东西。

可是 交产品实际上门槛不在于想法或产品,而在于运营,这里面有非常多的坑,比的是创业者对用户的理解、对资源的把控力,以及跟平台共舞、从平台获取用户的能力,话题制造的公关能力,融资能力( 交变现的前提是大用户量或者较高的用户留存率,这都需要长期烧钱)。 交类应用好不容易把用户量做大了,商业模式还很难找(微博都这么大了,自己的模式也没真正摸索出来)。因此, 交App领域进入了太多搞不清楚状况的创业者,死亡率最高也正常。

缺乏市场调查,空讲模式? 必挂!

有的客人以为认识机构互联 人士就以为自己是这个行业之中了,不懂技术希望通过参加活动结交朋友,好多人第一反应是用朋友关注流的方式来筛选活动,于是有了计划最初版本人脉。这种用A+B生成一个模式的方法不成立。“真正成功的产品都是观察已经存在的需求是什么。我们真正能为用户提供什么价值?到后来我都觉得我们不值得活下去。”那些每天讲SoLoMo、O2O、 交化的项目都死掉了,那些活下来的项目反倒不会让人觉得特别厉害,也许他们只在做着特别土的事情。

拷贝失败而死

国内外有什么受到欢迎的产品和模式,在国内照抄一个,这是中国互联 创业的典型“模式”。移动互联 时代不仅不能免俗,还愈演愈烈,当然也上演了拷贝失败的故事。

记得一位模仿“航班管家”的航班类应用客人,由于自己和投资人都缺乏航空产业资源,项目上线仅一个月,拿不到第一手的航班信息,最终只能放弃。

收不到钱,饿死

App应用只有两种收入模式:用户付费下载;用户免费下载+嵌入广告的模式。在国内,“ 上的东西都是免费的”观念深入人心,想让用户掏钱,怎一个难字了得!大部分中小App开发者想获得收入,要么靠海外应用市场收费下载,要么做用户最愿意付费的App游戏。2009年,触宝输入法和海豚浏览器这两款应用都是靠在美国应用市场一套下载收10美元或者让每个用户捐献6.99美元的方式先活下来。

那还是因为它们做得早,到2011年之后,只要一个应用冒出来,马上会有一堆类似的、免费的、猛推的应用跟上。收钱,难了!当然游戏类App,只要产品好,还是最容易收到钱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100家App死亡名单里,游戏类应用只占1%。

用户免费下载+广告模式对大部分App来讲也极难。首先,没有海量下载(百千万级)就没有独立的广告价值,只能通过安沃、多盟等移动广告联盟来获得可怜广告收入。即便这样也难以为继,因为现在投App广告的大部分是App,等收钱的开发者很多,肯花钱的人很少。而2012年经济大环境不好,原来愿意“倒贴钱”养中小开发者的移动广告平台也在收缩过冬,本来就很少的分成更可怜了。这种游戏怎么能持续?

山寨凶猛,被抄死

“抄死”,那是水土不服,没有资源等原因造成的;“被抄死”则是被资本、大公司挤压死的。同样是K歌类应用,做得最早和用户体验最好的不是唱吧,但唱吧愣是砸钱推出来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6月12日
下一篇 2017年6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