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整如何成“危整”?带你戳破行业黑幕!

近年来,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医疗美容机构和医疗美容从业人员数量有了较为快速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用“微整形”进行医疗美容。然而,在暴利驱使下,许多不具备资质的个人美容院、美甲店等纷纷入局,导致我国医疗美容领域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服务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凸显。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利益,无相应资质非法开展医疗美容,导致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事件时有发生。

藏匿酒店客房

打美容针

近日,由德州市德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销售医疗美容假药案经法院审理,被告人分别被判处六个月至二年有期徒刑。

前不久,侦查机关在德州市德城区某酒店客房内抓获了涉嫌以打美容针形式销售假药的杨某。现场查获了按假药论处的药品十余盒,以及若干已经使用过的药品空瓶。经过侦查,又顺藤摸瓜抓获犯罪嫌疑人崔某、孙某。德州市德城区检察院经审查,依法以涉嫌销售假药罪将犯罪嫌疑人杨某、崔某、孙某批准逮捕,并向法院提起公诉。

经审查查明,杨某于2016年底开始通过朋友圈发布广告,招揽微整形生意,为了便于秘密开展业务,杨某在德州市德城区某酒店专门租下一间客房作为”美容工作室“。除了常规的纹绣、美甲美容,还为客人做微整项目。

销售假药团伙

被一 打尽

检察官审查发现,2016以来,杨某采用微信、支付宝转账等方式从境外购买肉毒素、玻尿酸等非法美容针剂。后通过微信朋友圈、美容行业微信群、QQ群等渠道发布广告对外销售。顾客购买后,杨某等人通过 络软件收取货款,然后将这些制品快递到顾客手中。

经审查查明,杨某伙同崔某通过微信向孙某销售肉毒素、玻尿酸等共计40160元。孙某购得肉毒素、玻尿酸后,再向外销售。

经审查发现,杨某等人购入的这些制品单价仅需两三百元,经过多层下线营销人员推销,再通过美容机构注射到顾客体内,价格上千元。使用这些针剂药品的美容店基本都没有相关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等,负责注射的工作人员更没有《医师执业资格证》。

近日,法院经审理,依法以销售假药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八万二千元;判处崔某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八万二千元;判处孙某拘役2个月,并处罚金七千元。

据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美容机构已达数百万家,市场繁荣的背后,医疗美容行业缺乏统一监管、非正规医美机构横行、从业人员不具备相关资质等问题凸显。

检察官提示,不当使用注射用A型肉毒素可能会引起肌肉松弛麻痹,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健康的症状。注射用A型肉毒素在我国按特殊药品管理,只能在正规机构的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外,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十全十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整形是在自身基础上的完善,而不是另外创造一个新的“你”。消费者应对美学有一定了解,具备健康美学心理并客观评价自己。

如何选择靠谱医疗机构

看资质。正规合法的医疗美容机构会在醒目位置悬挂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看人员。进行医疗美容服务的应该是医疗美容医生,不是一般的医生,更不是一般的美容师、理发师等等。他(她)首先必须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消费者可登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站,进入“执业医师数据查询系统”查询验证。看环境。医疗美容行为一般在医疗机构的美容手术室(或治疗室)进行。美容医疗机构共有四类:美容医院、医疗美容门诊部、医疗美容诊所、医疗机构美容科室。看流程。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会提前充分与消费者交流微整形是否合适,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和技术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如实书写病历文书。看药械。微整形是医疗美容的一种技术。微整形注射使用的A型肉毒素是医疗用毒性药品,包装上有“毒”字标识;注射用的玻尿酸是医用材料,是按照医疗器械进行审批的。进口药品或材料必须标有中文标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9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