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富士山四合目,我们来到一个叫“忍野八海”的村庄,该处有点“农家乐”的诱惑,也有类似周庄的清流,但却作足了水文章。据称这里的水是富士山融化的雪水经过地层过滤成泉滴,于是“名泉豆腐”在这个卖点上大受欢迎,不过我还是钟情天然泉水,在免费直饮处举瓢畅饮,尽情地荡胃涤肠,一身清新。
“忍野八海”停车场,我发现了一部轿车挂着“伊豆”的车牌,于是情不自禁想起川端康成,想起《伊豆舞女》,想起那位梳着古典发髻、伶俐清秀的年轻舞女阿熏……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乍晴乍雨的,我们的旅行大巴穿行在暮色中多弯的山道,车窗外幽静的山谷墨绿的林影似曾相识,哦,那雨后的湿漉漉不就是川端笔下的“我”游走的林阴山路吗?我一时不是很清楚“箱根”、“热海”和“伊豆半岛”在地理上的关系,但迎面袭来《伊豆舞女》的文字描写“就是这里”了!
我们在热海入住“热海温泉旅馆”,晚餐是精美的海鲜大餐,但我知道比海鲜大餐更令人荡气回肠的是热海温泉,上回来日本,入住的是加贺一个叫“山中温泉”的村庄,而这次宛若形成互补,我们的温泉酒店临海而建,大海与酒店仅一路之隔。
我入住的客房在4楼,而温泉就在头顶的5楼,饭后我换上单薄的浴袍,忍着如水的夜凉,穿着夹脚的拖鞋,跌跌撞撞向温泉开拔,左边“女汤”,右边“男汤”,分隔清楚。很遗憾,这个所谓的“热海男汤”比起6年前的“山中温泉” 实在有天壤之别,,当年我那身子沉浸于热泉池,耳朵沉浸在昆虫唧唧声,如同融化于天籁之中,可眼前却仿佛觉得就是在福州的温泉澡堂里一般,我在昏黄的灯色里颇感失落,硬着头皮换了两个池,就匆匆起身,踉跄离去。
隔天一早,心有不甘,这免费的热汤,不泡白不泡,于是故伎重演,重上5楼,这才发现早晨的温泉焕然一新,几位鹤发童颜的日本老人一边泡温泉一边聊天,落地玻璃窗外是无边的大海,波光粼粼远接天边,温泉池和大海面似乎浑然一汤!
就在这个时候,一轮黄红色的太阳从海平线上一点一点地跳跃出来,壮美至极,瞬间染红了天边的波光,也染红了温泉池的窗棂,美得我目瞪口呆,哦,我这才恍然大悟,热海的温泉原来是属于大海的,我浸泡在温泉里,也沐浴在朝霞中,周边的老人一个个满面红光。
温泉之后,胃口大开,自助早餐美不胜收,旅日同学问我是否发现早晨的温泉与昨晚的差异,我一腔感慨,滔滔不绝。不过他提醒我注意的是硬件上的差异,而非软件上的自我陶醉,我漠然,但获悉这一差异之后,忍不住拍案叫绝:原来昨晚泡的温泉与今早泡的温泉并非同一间温泉,酒店方面一大早把“男汤”和“女汤”的示意牌进行了对换,我因脚步匆匆,向着“男汤”勇往直前,并没有明显觉察。但显然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让男女浴客多少都获取了“换防”的新鲜感,呵呵,日本人啊日本人,这挖空心思的细节,这轻而易举的智慧,“阿里嘎道”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