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工信部累计下架了几百款App,其中包括滴滴打车、讯飞输入法、小智同学等一些常用的App。针对这些应用软件为什么要下架呢?如何被认定违法违规呢?以及什么时候能上架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剖析一下。
提起App下架问题,其实工信部在8月18日公布了2021年第8批,总第17批的43款App名单。这43款包括携程旅行、搜狐视频、腾讯视频、微信、爱奇艺、苏宁易购、美篇等。这些App违规调用通信录、位置信息以及开屏弹窗骚扰用户等三方面突出问题。责令要求相关公司在8月25日前完成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可能要面临处罚。其实发布通告,是给相关的软件开发公司留出整改的时间,而不是直接下架App。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App哪些动作权限是合法的,根据 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了39种常见类型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并且自2021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我们来一起看看常用的一些App的合法权限有哪些。
地图导航类:位置信息、出发地、到达地;
约车类:注册用户移动电话 、乘车人出发地、到达地、位置信息、行踪轨迹、支付时间、支付金额、支付渠道等支付信息。
即时通信类:注册用户移动电话 码、账 信息(账 、即时通信联系人账 列表)。
络支付类:注册用户移动电话 码,注册用户姓名、证件类型和 码、证件有效期限、银行卡 。
上购物类:注册用户移动电话 码,收货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支付时间、支付金额、支付渠道等支付信息。
餐饮外卖类:注册用户移动电话 码,收货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支付时间、支付金额、支付渠道等支付信息。
关于App是否违法违规,其实国家早在2019年12月就印发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的通知。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约束,分别为“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未经同意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未按法律规定提供删除或更正个人信息功能”或“未公布投诉、举 方式等信息”等。
总而言之,小编认为手机App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应用软件,相关公司应该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而且对于产品经理而言,更应该把控好App的权限设置功能,保护好用户的个人隐私,避免应用触犯法律而被强制下架。文章的最后,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编会积极地回答,大家共同的成长与进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