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团队为什么干着干着就没了

我大学毕业就进入了软件开发行业,接触的项目不计其数,公司和团队也换过几个。接触的同事天南海北,做过的项目也是五花八门,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开发团队,总是干着干着,就干没了

不知各位从事过软件开发行业的同学有没有发现,当新进入一个团队,比如跳槽入职一家新的公司,一定是有项目起步,急需成手,才大量招人的。随着新员工的不断加入,开发队伍一点点壮大起来。

这时团队进入组建期,每个新进员工,由于刚从上一份枯燥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拿着满意的薪水,接触新的项目,学习新的技术,这时团队领导对员工的技术能力期望也不太高,毕竟新员工需要一个适应期和业务学习期,压力不算太大,各个心情愉悦,动力十足,积极性很高。

志同道合的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学习,相互协作。而且目标清晰,任务明确。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产品如出水芙蓉般逐渐成型,日益完善。

随着开发项目的推进,新人不断加入,团队也逐渐变大,人数可能由原来的二三人短时间激增到二十几人。

这时团队进入鼎盛期,鼎盛期的团队有着最强的战斗力,团队成员每人都发挥着自己的特长,各司其职,产品功能特性也不断补充、确认,产品经过持续的优化、打磨,bug被修改,不合理的地方被调整,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开展着,终于有一天,第一个可用的版本发布了。

从团队组建到鼎盛,大约需要一年时间,这时团队成员间已经非常熟络,并逐渐形成兴趣相投的小圈子,交流不再生涩。

这时每个人负责的模块已经基本固化,多少也有些倦怠了,当初的激情与好奇也随时间慢慢淡去,虽然每天依然不温不火的干着熟悉的工作,但已经缺少了开始冲劲。

团队开始进入衰退期,开发的产品此时进入了维护期,团队这个时期做的最多的是改bug和应对定制化需求。开发人员对已有的功能不断调整,向新的需求不断妥协,代码在定制化开发中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开分支、加配置、改实现、乱插旗,代码变得越来越臃肿,很多废弃的代码堆积在哪里,开发者不愿删,其他人不敢删。过不了多久,就连开发者也不知道这些都是干啥的了。

这个时期,已经不需要引入新技术了,也没有大块的开发任务,平时几乎不加班,更多的时间是在没有注释的代码沼泽中泡着,时不时刷刷头条,看看微信。

团队领导也渐渐表现出了不满,开始关注纪律,关注流程。加上市场不给力,闷气无处发泄,让开发去做售前,售后,产品规划。做售后,很累,做售前,不会,产品规划,更是不知所谓。

耐不住寂寞的同事开始离职或转岗转部门,由开始的一个、两个,逐渐五个、六个、七八个。

当所有的技术大拿都走光,剩下的已无力支撑产品的持续开发,勉强维持现状,修改着遗漏的bug。

此时,还剩下四、五老弱病残,团队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无力回天了。

#项目管理##产品开发##软件##团队管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13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