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广州市公安局召开发布会,通 持续深入推进“全民反诈”专项行动成效。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全市破获电诈案件同比上升46.6%,刑事拘留电诈嫌疑人同比上升113%,共为49.9万名群众挽回1.11亿元经济损失;冻结涉案账 3万多个,同比上升66.5%;冻结涉案金额5.63亿元,同比上升166.8%;成功返还涉案资金270笔,返还金额1073万元,同比上升8%。截至5月中旬,全市电信 络诈骗发案走势持续明显回落。
▍受骗者:35岁以下青年占据一半以上
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自己不会上当受骗,但是随着 络时代大发展,各类手机应用、 交媒体软件给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视为可乘之机。
从电信 络诈骗警情的事主分析,不仅老年人是容易上当受骗的对象,35岁以下的青年人也占据一半以上。诈骗分子可能就在你身边,你随时可能会接收到诈骗信息。
面对电信 络诈骗快速增长的严峻态势、电信诈骗分子不断变化的诈骗方式以及“洗脑式”的诈骗手段,依然有不少群众上当受骗,损失严重。如何应对当前多发高发的电信诈骗态势,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诈骗手法,真正培养、提高全民防骗、拒骗意识和识骗能力?
▍广州反诈服务平台及时精准防骗
据介绍,广州警方针对当前反诈工作的突出难题和反诈宣传覆盖面窄、精准劝阻难、警民难同步等关键问题,积极打造市、区、派出所、 区四级一体的反诈预警、劝阻、宣传工作机制和广州反诈服务平台,实现实时共享反诈动态、实时推送精准预警信息、实时开展线上线下全覆盖反诈宣传,打通反诈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广州反诈服务平台自2020年8月正式上线以来,注册粉丝已达1400多万人,已累计向粉丝点对点推送防骗警示消息框180万条,向全市发送预警信息总数达405万,向辖区民警下达劝阻指令114万条。
同时,全市诈骗类案件同比上升的幅度,从1月底的75%,下降到2月底的65%,3月底的43%,4月底的10%,5月中旬下降0.8%,诈骗案件总量环比更下降超过40%,反诈平台助力压案减损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涉学生电诈警情上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广州市共受理涉在校学生电信 络诈骗警情占全市电诈总警情7.4%,同比上升70.8%;涉案金额1680万元,同比上升近1.3倍;涉及162所院校,同比上升14.9%,全市涉在校学生电信诈骗警情、涉案金额、学校数量持续上升。
主要诈骗手法是冒充客服、购物交易、刷单兼职、代办贷款等,对学生的财产安全和心理都造成很大危害。涉电诈警情高发院校主要集中在65所院校,发生电诈警情的162所院校中,被骗人数超10人以上的有65所,占警情78.1%。其中被骗30人以上的有6所,涉电诈警情占13.1%;被骗20至29人的有19所,涉电诈警情占29.6%;被骗10至19人的有40所,涉电诈警情占35.4%。
警情比较多的有华南农业大学(44宗)、广东工业大学(36宗)、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32宗)、广东白云学院(31宗)、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31宗)、广州大学(31宗)。警情高发排名前三的3所高校,冒充客服类诈骗警情占比均为最高,刷单兼职类诈骗也较多。
典型案例 ▍多方联动苦寻一个小时,及时阻止避免40万损失
近日,增城区反诈中心接到广州市反诈中心预警,一位事主疑似遭遇电信 络诈骗。增城区反诈中心多次拨打事主电话均被拒接,经研判事主很可能已被骗子深度“洗脑”。情况紧急,值班员尝试联系事主的家人协助劝阻,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事主的丈夫,告知情况要求配合寻找事主并开展劝阻提醒。随后事主的家人反馈尝试联系事主,但微信、电话均无法联系,事主既不在家也不在工作的地方,不知去向。
增城区反诈中心一方面指令相关派出所出警寻找事主,另一方面让事主家人继续拨打事主电话尝试联系。多方联动苦苦寻找一小时后,家人终于在私家车内找到事主。及时阻止事主向骗子提供银行卡 、验证码等,避免了40万元的资金损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