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界面设置徒有其表 老年人操作难度不减反增

随着互联 快速发展,老年人口进一步增多,不少企业将目光投向老年群体,对手机App进行适老化改造,购物、聊天、打车、新闻等涵盖衣食住行的各类手机软件纷纷开启“老年模式”。

手机App适老化改造走形不走心

——界面设置徒有其表。适老化改造关键要素之一是调整字体,解决老年群体因视力减退影响阅读的问题。然而,部分App首页字体经过调整后适宜老年人阅读,但点进二级界面后,界面的布置、字体与正常版一样,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老年群体阅读难的问题。

多原因导致手机App适老化改造推进难

中国互联 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 络发展状况统计 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 民规模为10.11亿,50岁及以上 民占比28%。老年群体已成为互联 发展不可忽视的庞大市场。

多位受访对象表示,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推动手机App适老化改造,但适老化改造之所以仍停留在表面,原因之一在于相关公司难以从中获利,部分企业动力不足。

业界人士还表示,大部分手机App的服务对象是年轻群体,在开发和设计理念上并未充分考虑老年群体,在以年轻群体为服务对象基础上进行适老化改造的手机App也就很难适老了。如智能手机以触碰屏幕为主,相较于物理按键,无法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好的触摸感和按键反馈,且智能手机本身就搭载了较为先进的技术,自带“复杂”特征,操作难度相较传统手机自然只增不减。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湖北省老年教育协会学术顾问张智敏表示,手机App适老化改造浮于表面的原因还在于,相关企业调研不足,对老年人使用手机App的偏好、常用功能、难点痛点等需求缺乏了解,存在主观臆想现象,导致适老化改造流于形式。此外, 会对手机App适老化改造的呼吁程度还不够,这也表明,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普遍关怀仍然不足,“数字惠老”更多停留在概念和口头上。

张智敏表示,即使手机App适老化改造适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推广也有一定难度。“老年人 络普及率正在不断提升,但 络使用率偏低,更不用提熟练掌握度了。”

除了不会用的情况,不少老年人还不敢使用智能 络。张智敏表示,近年来, 络安全问题引发忧虑,电信 络诈骗多发,导致老年群体产生“怵” 络心理,谈 色变。

多方力量助力老年群体乐享适老版App

多位受访对象表示,在智能化、数字化、 络化的大趋势下,“数字惠老”并非一日之功。消减老年人的“数字鸿沟”,让老年人共享乐享互联 红利,需 会多方力量共同努力。

张智敏认为,在能够尽可能地扩大老年群体智能手机使用率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该做好老年人互联 需求调研,研究相关政策,建立“数字惠老”的长效机制和强制性、统一性的适老化改造标准,并落实监督、测评责任。对主动参与适老化改造的企业采取奖励措施,通过补贴推动企业自发实施公益行动;对拒绝参与、打着适老化改造幌子牟利的企业设置黑名单,有效惩处企业有违 会公德的行为。

多位老年大学受访教师认为,为助力老年群体智能手机应用,企业、 区以及相关部门可定期开展适老版App培训课程,组织老年大学、 区服务人员、志愿服务组织等 会力量,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伍,及时指导老年群体手机应用,帮助老年人安全使用 络,消除“怵” 络心理,更快适应各种成熟优良的适老版Ap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