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海光电“互联 +”离子色谱仪 拉开离子色谱软件化革命

【中国化工仪器 产品新闻】导读:2016年5月15日,第十六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 告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波饭店召开。本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 告会展示了我国近年来离子色谱研究和应用最新成果,共有近150位离子色谱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我国离子色谱仪领域佼佼者——鲁海光电携“互联 +”离子色谱仪亮相本次离子色谱学术 告会。

国家政策方针——科技创新

我国在科技战略中大力提倡科技自主创新,在这种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互联 +”离子色谱仪的设计理念符合我国技术创新的大众方针。互联 已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互联 +”离子色谱仪是青岛鲁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离子色谱仪器,该测量仪器经历了从模拟化和数字智能化之后的又一巨大进步。软件编译的“互联 +”离子色谱仪不仅是未来国产离子色谱仪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测量仪器的发展方向。

互联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软件化时代已到来,这为今后仪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今后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鲁海光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使仪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超强的稳定性和丰富的功能性。

软件自身的的处理功能强大、软件更新便捷可满足个性化定制

信噪比和基线稳定性是传统仪器的重要指标,而传统国产仪器基本单纯依靠模拟电路硬件来提高这两项指标,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传统硬件低通滤波,通带太宽,势必不能有效滤波,而带通滤波Q值高则很难做到。对于这些不足之处,软件就可轻易弥补,软件可以根据设计者的设计思路设计不同软件参数使通带变窄、Q值符合要求。软件还具有丰富的信 处理方式及强大的数学函数关系。傅立叶变换可以轻易将时域信 转换为频域信 。除此之外,还能够处理丰富的函数关系,例如几何、优化、插值、多项式、积分、线性代数、概率和统计等等。信 处理与函数拟合的有机结合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信噪比,加之计算机本身的运算速度非常快使得信 处理结果也更为精准。

个性化制定。传统的台式离子色谱仪是由厂商设置好功能将仪器封闭起来,实验者根据厂商对仪器的设计使用仪器,存在较多不便。“互联 +”离子色谱仪可根据实验者的需要来定制功能,使每台仪器都能够更好地适应于用户,而非用户来适应仪器。例如:实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义虚拟软件的界面,也可以将实际操作中常用功能定义到便于操作的界面,这些都是传统仪器很难做到的。

“互联 +”离子色谱仪,使得用户不必购买昂贵的集多功能于一身的传统仪器,也不必因仪器功能不断加强和更新而购买新的仪器。例如,实验者同时需要电导检测器、安培检测器、紫外检测器集一身的仪器,也想将二极电导池和五极电导池装在同一台检测器中,传统硬件台式检测仪难以实现,而“互联 +”离子色谱仪可用软件编译出不同检测器所需程序装在一台电脑中就可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用户对实验仪器的投入。而软件编译的虚拟仪器将便于基于 络来实现仪器的资源共享、远程控制等。不远的将来,一台安装有软件的标准微机成为一个多功能的测量仪器,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专用仪器的研制和生产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

第一代国产离子色谱仪研制专家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三十多年前我国第一代国产离子色谱仪研制专家,刘开禄、苏程远、赵云麒老师近年在对离子色谱仪行业的研究中表示,离子色谱仪软件化是今后离子色谱方向,在鲁海光电的软件研发中也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建议。老一辈专家认为,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及国家对互联 大数据的支持,使得我们今后国产仪器必然要向着软件便捷化、功能化方向发展。“互联 +”离子色谱仪是苏程远老师提出并全程参与设计、架构、测试的新一代软件化离子色谱仪,是我国国产离子色谱仪自主创新、走自己发展道路的创举。刘开禄老师对“互联 +”离子色谱仪寄予厚望,他认为一场仪器界革命已经悄然拉开,测试仪器的互联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文章链接:中国化工仪器
http://www.chem17.com/news/detail/92773.html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4月16日
下一篇 2016年4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