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天动听、虾米音乐应用的启动页面上出现“10月1日起天天动听将停止服务,感恩一起走过的洪荒岁月”的字样,此举意味着陪伴了用户接近10年的天天动听要关闭了,估计不少“老互联 人”又在痛哭涕零,感叹时代的老去,毕竟天天动听是一个时代的记 。
天天动听算是诺基亚时代的王者、智能手机时代的“老兵”,可终究它还未走完全程,就宣告终结。当然,互联 的历程中,一直有它的辉煌:2009年天天动听用户量突破1000万;2011年用户量突破5000万;2012年用户量突破1个亿;2013年6月份用户量突破2个亿。
天天动听曾经一度是诺基亚手机的必备品,高居塞班时代的下载榜榜首,当时风靡全球的诺基亚并未像现在的苹果一样,几乎所有的诺基亚都是支持储存空间拓展的,用户只需要下载一个播放器即可收听音乐,再2G时代,各种联 的娱乐都靠边站,用户只需要一部诺基亚、一张内存卡、一个天天动听的应用程序,即可随时随地听音乐,反正找个 吧下载点盗版音乐又不费事儿,相比较视频这类大应用而言,音乐要轻的多,而且也便于用户使用。塞班时代,天天动听走上了历史的巅峰。
可惜命运的轮盘从来不会只给好运,或者说无人能够一直站在“浪潮之巅”上。随着Android、iOS系统的到来,诺基亚自己又在WP系统上不给力,导致诺基亚像雪崩一样,迅速被Android、iOS两大阵营冲击,而天天动听作为塞班时代的老大,向来就靠塞班“吃饭”,转眼之间当然没有像之前那样顺风顺手。
Android、iOS的时代里,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百度音乐等都依靠自身的背景资源,迅速崛起,百度搜索、百度手机助手、应用宝、微信等都给予几大音乐APP迅速发展空间,而酷我、酷狗则在推广运营方面比天天动听更快转型,一强一弱之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百度音乐们崛起了,而天天动听几乎无还手之力。
2013年年底,阿里巴巴收购天天动听,很多人都认为天天动听找到了靠山,但实际要比梦想残酷的多。2015年3月,天天动听和虾米音乐合并,共同组成阿里旗下新的音乐集团——阿里音乐。
将天天动听多年积累的“血脉”最终榨干的措施是,在2016年4月15日,天天动听宣布更名阿里星球,阿里此举,几乎将原本的天天动听用户彻底驱逐,而阿里星球的定位则是直播生意经,和原本以播放器为主的天天动听毫无关系,更名后用户流失大大滴。
根据阿里星球APP显示,上面未出现一丁点儿和天天动听有关的任何消息,虾米音乐倒是专门推出了“导入天天动听数据”的频道,即用户可将在天天动听上收藏的歌曲、专辑、艺人、歌单等一键导入到虾米音乐上来。呵呵,经历过阿里星球的更名,再历经虾米音乐这么一导,又有多少用户会留存呢?
业内盛传,阿里音乐A轮融资估值30亿美元,其旗下的两大产品系即是阿里星球以及虾米音乐。无论30亿美金的估值是不是假大空,但由此可见阿里音乐的厉害之处。
天天动听,似乎从被收购起,就决定了其将来的命运不太好。在整个阿里的大体系内,天天动听都太过于微不足道,无论是电商业务的淘宝、天猫,还是蚂蚁金服业务的支付宝,都足以秒杀天天动听在阿里内部的价值,就连UC、高德都要甩天天动听几条街。如此“不起眼”的业务,且还天天亏钱的业务,阿里当然不愿意花费大精力去饲养它了,所以更名为阿里星球、再到直接关闭,对于阿里来说,都是战略而已,至于天天动听本身的用户、本身产品如何,并非阿里关心的。
所以啊,用户们死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可惜的是,天天动听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段美好的记忆,毕竟塞班时代,天天动听是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程度。
互联 从来都是向前走的,机会远大于选择和努力,天天动听就是努力的代表,可惜在Android、iOS上没跟上,要怪,就怪选择错了吧。至于阿里,只不过是加速天天动听的死亡罢了,或者说是将天天动听最终的价值给榨干了而已,反正阿里星球已经起来了,“老兵”天天动听更像是“老妖”,就让它无声无息的死亡吧,无法联 的天天动听,谁还去用。
至于新的音乐江湖,反正还未结束,大家都没挣钱,还打不起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