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1
种植”土壤”
种植牙是最贴近人类牙齿生长模式的义齿。就像树根需要土壤一样,作为牙根的种植体也需要种在结实的牙槽骨中才能坚固耐用。牙槽骨就是种植牙最宝贵的“土壤”。
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使用数字化设备“看”的科学。用数据影像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从中获取足量信息并从多维数据中预判结果。
当技术迭代更新,高端科技一旦运用到医学实践之中,就可以帮人们解决很大的难题。
62岁的缺牙患者陈阿姨,就是受益者之一。
虽然刚过花甲之年,但是陈阿姨因掉牙早又疏于管理,左右上磨牙部位的牙槽骨萎缩极为严重。
已经达到了医学上认为不适合种植的“四类骨”,薄如蝉翼,脆弱可捏。
在以前,四类骨患者会被医院拒之门外,无法种牙,更别提享受到即拔即种的快捷。
只能用活动假牙替代,每天频繁摘戴,繁琐还容易忘记。不敢大笑怕喷出假牙,说话时常发音不准,这些尴尬和不便让牙槽骨不好的患者,有苦难言。
而现在,面对陈阿姨的四类骨牙槽,医生就可以利用数字化软件巧妙避开不能种植的骨头,精准找到适合种植的位点,快速设计出种植牙方案。
本期专家:罗军
海德堡联合口腔种植专家
擅长全口/半口,各种疑难口腔种植修复
很多老年人缺牙不补,久而久之引发牙周炎症,一旦发展到重度,造成了牙龈萎缩和牙槽骨问题。
如果想要成功种牙,上颌牙槽骨的高度一般要10毫米以上,否则种植体会戳破上颌窦膜,与鼻腔相通引起感染。
在没有数字化设计和计算机视觉的辅助下,单凭人力对四类骨的种植牙修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我们先用数字化口扫集合了大量数据,清晰记录了患者牙槽骨厚薄、高低,甚至包括血管神经的精确位置。
云同步数据后,医生就可以在电脑中生成1:1模型,直接进行种植牙方案模拟设计。
这样清晰的效果呈现,不仅大大降低种植风险,让患者看到种植牙效果,还能帮他们建立信心,安心种牙。
手术中除了采用多角度基台和骨粉填充,还有整个医护团队的认真配合,最终帮助患者实现了即拔即种。
“我可以在屏幕上看到种植牙种在哪里,通过医生的讲解,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种牙,甚至能看到骨头层面的各种细节。”
“这样的透明度给予了消费者对等的知情权,关键是我看得见,才更放心。”戴完牙来复诊的陈阿姨谈起初诊时的情形,感慨万千。
“退休后我曾是合唱队高音部主力,但是一直用活动假牙,有时用力唱歌,牙会掉下来,特别尴尬,后来就不去了。”
“还得感谢科技的进步,更感谢医生的精湛医术。”
结语
形象地说,数字化智能系统形成的计算机视觉,就是给电脑装上眼睛(照相机)和大脑(算法),让它们能够帮助人们感知更多细节。
毕竟,One picture is worth ten thousand words.
千言万语,难胜“眼见为实”。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