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忠实分享者吴工。今天我们接着介绍电镀除胶后的工艺流程。首先我们先从整体上看,除胶渣后的金属化工艺,可以分为如下6大流程:整孔→微蚀→预活化→活化处理→速化→化学铜。此6大主要工艺流程,如作为当站制程的实操者或实践者,宜熟记且深入了解其原理,以做为后续工作中管控及失效分析的根源。其详细流程示意图如下:
整孔作为孔金属化的首站,其主要作用有二:1)将孔壁清洁,2)将孔壁改变成带正电性,此流程主要便于后续活化中的带负电性锡钯胶团附着。
因除胶渣后玻纤束会带负电,但整孔处理后可改变为带正电。主要是因为整孔液中添加有正电较强的阳离子性湿润剂吸附所致。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针对以上的湿润剂,需要做如下说明:因为在PCB产品在槽液里,水分子具有极性,各分子间以氢键相互连接,也就是以范德华力相互吸引。从而使得除胶渣后的孔内不易润湿。如下二图为水分子内聚力及水的表面张力介绍:
水表面张力是由内聚力与附着力交互作用而形成,当附着力>内聚力时会呈现向上爬升或向外扩张的毛细作用,因而会出现润湿效果。如下示意图对此种现象做说明:
一般的润湿剂或界面活性剂通常以 球拍式外形体现,大头苯环区其本性即为疏水端(可理解为疏远),链状小头钠盐区为亲水端(可理解为亲近)。其外观图形示意图如下:
当然除以上示意图中以 球拍方式表达疏水基与亲水基外,也有完全相反的表示法。如下图所示中的图三,图四中为上村公司的资料,其中图四(右下图)说明阳极性润湿剂将孔壁玻纤整成正电性的经过。
在完成以上的整孔工艺后,随即进入微蚀处理,其作用为剥除大铜面的整孔皮膜,且加以粗化,以减少基铜与后续镀铜层间的剥离。
微蚀的另一个目的:对基铜表面进行粗化,以增强后来活化反应锡钯胶团对基铜表面的抓地力。
微蚀时,孔壁铜环侧面的整孔皮膜会从根部予以铲除,但玻纤与树脂部分仍可继续保有原本带正电性的整孔皮膜,故在后续流程中可以吸附钯胶团与化铜层。
更新于2022.09.22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