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各级团组织与当地有关部门在加强校园学习APP管理方面进一步探索,在‘堵’和‘疏’上下功夫,将中小学学习类APP‘关进制度的笼子’,为广大中小学生创造清朗的 络空间。”6月25日,共青团中央权益部协商代言处副处长刘毅在未来 主办的“校园学习类APP规范发展交流会”上表示。
近年来,随着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 上 设备快速普及,互联 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重要的生活空间。
去年,团中央权益部联合中国互联 络信息中心对全国31个省(区、市)31158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发布了《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 使用情况研究 告》。
告显示,69.7%的未成年 民使用手机上 ,利用互联 进行学习的比例高达87.4%,将上 玩游戏作为主要休闲娱乐活动的比例达64.2%,看短视频的比例达到40.5%,认为自己非常依赖或比较依赖互联 的比例达19.9%。
共青团中央权益部协商代言处副处长刘毅。未来 赛孟琦 摄
在该交流会上,刘毅指出,移动互联 的普及给未成年人的学习带来便利,很多老师通过学习类APP 向学生布置作业,不少家长让孩子使用学习类APP 学习课内外知识。学习类APP 寓教于乐,让枯燥的学习变得相对有趣。用好学习类APP,能够对减轻老师和学生负担、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公平起到一定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未成年人,特别是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分辨力不强,容易沉迷 络或受到 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这对学习类APP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会各界对未成年人 络使用问题颇为关注,相关职能部门对此也高度重视,如教育部已于2018年底出台《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广东省教育厅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出台《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暂行办法》。
谈及青少年 络使用问题时,刘毅还提到,近年来,团中央积极推动并参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配合中央 信办、司法部起草《未成年人 络保护条例》,多次参与座谈研讨,针对 络不良信息界定、加强 络信息和服务监管、 络素养教育、预防 络沉迷、 络隐私保护等方面作出规定,明确家庭、学校、企业、 会在未成年人 络保护中的主体责任。经多次公开征求意见和修改,目前已形成送审稿。
去年以来,团中央配合全国人大工作机构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工作,拟增设“ 络保护”专章,与《未成年人 络保护条例》一起,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我国未成年人 络保护基本法律框架。
资料图。图据视觉中国
刘毅表示,团中央鼓励各级团组织与当地有关部门在加强校园学习APP管理方面进一步探索,在“堵”和“疏”上下功夫,将中小学学习类APP“关进制度的笼子”,为广大中小学生创造清朗的 络空间;
加强 络空间治理,对进入校园的各类APP加强监管,确保进入校园的APP内容在思想性、科学性和适宜性等方面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要求,切实体现素质教育导向。
此外,刘毅表示,团中央将依托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利用少先队活动课、三点半校内课后服务等,开发、实施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让孩子们自觉远离手机和虚拟空间诱惑。
对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供给,提供成长陪伴,避免他们因孤独、无聊而沉迷手机。
精彩推荐
◆专家解读来了!从政府工作 告看2019教育发展大势
◆俞敏洪建言培训机构整治:增教师证考试机会,整顿讲方法
◆理优教育“停课”,家长哭诉:课还没上,两年的工资没了
◆尚德、新东方等被“拉黑”?多地公布培训机构“黑白名单”
今天点在看,明天变好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