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骗子在冒充“公检法”诈骗时又用了新手法,他们会让被害人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隐身于人流密集的大型商场;安装远程实时监测软件,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阻碍民警找到被害人实施劝阻。
近日上海公安查获一起类似案件。据悉,8月29日13时许,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长桥新村派出所接到市反诈中心通 :居民朱小姐疑似遭遇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接到通 后,民警杨菁、周勤立即上门,却发现她并不在家,拨打朱小姐的手机也无人接听。
根据经验,民警把周围的银行 点、宾旅馆纳入搜寻范围,同时将情况反馈给指挥中心。在2个多小时的搜寻无果时,指挥中心发来消息称“朱小姐曾出现在上中西路某商场附近”。民警带着朱小姐父母、其好友等人立即围绕该商场开展搜索,在商场二层的一个火锅店外找到了仍在与骗子进行 络视频对话的朱小姐。
民警立刻要求朱小姐将QQ视频通话和手机飞行模式关闭。随后朱小姐与父母一起前往派出所 案。
当天上午10点半左右,朱小姐在家中接到一个自称是通讯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有人用她的名义在武汉办理了一个手机 码并用来诈骗,需要将她移送至公安机关处理。然后电话被转到自称是武汉公安局的警官处。他让朱小姐添加了他的QQ 并进行视频聊天。朱小姐在视频中看见一个穿警服的男子,对方要求她不要呆在家中,带好所有银行卡去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视频笔录。
另外,对方还让朱小姐在手机上输入并拨打了一串符 数字“**21*对方手机 #”。骗子此举可将朱小姐的手机来电、短信呼叫转移,只要朱小姐的手机启用飞行模式,银行发出的验证码将直接转发到骗子的手机上用于转账。
朱小姐驾车到附近的商场后又与骗子进行了QQ视频。对方要求她将手机调到飞行模式,使用商场WIFI继续视频。
接下来,骗子在QQ内向朱小姐出示了一张印有朱小姐名字和身份信息的“通缉令”,案由是“违反金融秩序与洗钱”,签发机关为“武汉市最高人民法院暨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并说要进一步检查朱小姐的银行卡、支付宝钱款流水记录。
随后,骗子让朱小姐下载了一款全英文名称的手机软件。经民警事后查证,这款软件可在普通手机软件应用商店内下载,其功能描述为“为移动设备接收远程技术支持,技术人员甚至还可以对您的设备进行远程控制,访问您的设备,就像在自己手中使用一样……”。这原本是一款能够实现远程设备维修的专业软件,此时被骗子用来实时监测被害人的手机。
另外,骗子让朱小姐打开一虚假 页,在输入所谓的“案件编 ”后,页面显示要求朱小姐继续填写银行信息、银行登录密码并绑定手机等。
朱小姐全部填写完毕后,骗子又让其下载 贷软件,要求朱小姐注册借贷,并将所借款转入她自己的两张卡内。朱小姐以为把钱款转到自己的卡内不会有风险,但此时骗子已经掌握了其信息,并且能够通过呼叫转移收到银行的验证码。
正当朱小姐按照骗子的要求进行操作时,民警和她的父母赶到了现场,朱小姐根据民警的要求关闭手机飞行模式,手机的呼叫转移功能被停止,骗子没能收到后续的银行验证码,朱小姐银行卡里的4万余元保住了。
一是要求被害人开启手机飞行模式,切断被害人与外界的联系,特别是警方追打的劝阻电话。
二是要求被害人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为警方寻找被害人面对面劝阻增加难度。
三是要求被害人用手机输入并拨打“**21*骗子手机 #”,利用被害人不清楚这段符 的意思,对被害人手机实施呼叫转移。
四是要求被害人下载远程实时监测软件,本案中的这款软件在手机应用商店内均可下载,可实现远程设备维修。
五是针对年轻人设置诈骗步骤。中老年人对手机操作不熟悉,很多人没有开通 银或手机银行,听不懂骗子的指令。当骗子发现被害人是年轻人时,就会诱骗其通过 贷、小额贷软件进行借款转账。
通过实施以上五个步骤,骗子可实时监测被害人账户内 贷款到账情况,可通过转发的银行验证码对被害人账户实行转账操作。本案中,由于民警及时到场,关闭了被害人手机的飞行模式,令其手机恢复正常,所以骗子无法收到后续银行验证码,卡里的4万余元才未被骗子转走。
警方提出,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骗子怎样变换诈骗手法,其最终目的一定指向钱款和账户。警方在此提醒:
1、凡是在电话及 络平台中自称公检法人员告知涉案并要求转账的均是诈骗,办案人员不会通过电话及 络进行办案;
2、凡是通过 交软件发送的法律文书均属伪造,根据规定法律文书应由办案人员当面送达或通过邮寄方式送达;
3、凡是陌生人提供的,来路不明的手机APP软件,在下载前要仔细了解其用途,不可轻易下载;
4、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可向对方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及密码等信息,绝不向陌生人转账;
5、遇到类似情况应及时告知家属或朋友,必要时可至公安机关进行核实,切莫听信对方的话,切断与外界的联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