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明天我再开始好了。反正再抽一根烟也没关系。”想要改变自己,拒绝当个理由魔人吗?戴上这款 Pavlok 手环, 称30天内就能够逐渐改变坏习惯,手环能够用于戒烟,到底是运用了什么心理学原理呢?
烟瘾这么大为什么每次想要戒不掉?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抽烟是个恶习,曾经花费很大力气去戒烟,但是收效甚微。公子义后来仔细的分析了抽烟的整个心理过程,别人都说抽烟的人有烟瘾,可是烟又不是毒品,怎么能上瘾呢?如果烟真能上瘾,估计国家早就开始新一轮的“虎门消烟”了。
公子义通过研究发现,抽烟的人几次想抽烟的时候,发现最开始抽烟的欲望不是烟瘾来了,而是习惯性的从口袋里,或者桌子上拿起烟来抽,很习惯的从烟盒里拿出一支烟,放在嘴巴上,拿起打火机点燃,然后深深的吸一口,在长长的吐出这口烟,沉浸于烟雾中,整个动作娴熟,一丝不乱。
你问这些烟瘾者为什么这样做,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这是我的习惯在作祟,如果把抽烟归因为烟瘾,那是不可能戒掉烟的,在以往的戒烟中,每次想抽烟的时候都会骗自己说烟瘾来了,小抽一支,每每戒烟就从这里失败,如果你把抽烟归因为一个坏习惯,而烟瘾者只要努力的改掉这个坏习惯,那么这样整个戒烟的过程就不是一个与烟瘾作对的过程了,而是一个改变烟瘾者习惯的问题了!
习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看来,习惯只是一个不断强化而形成的,同样的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说法来看,这个习惯也可以采取强化的方法来消退!
手环也可以用来戒烟到底是怎么回事?
“等明天我再开始好了。反正再抽一根烟也没关系。”想要改变自己,拒绝当个理由魔人吗?戴上这款 Pavlok 手环, 称30天内就能够逐渐改变坏习惯,因为只要一犯错,就会有瞬间刺痛袭来,靠电击法阻止你不停耍赖。
为了让电击发挥更大效用(感觉很像情 电影内容),Pavlok 手环还装了侦测器,能够感应手部动作,所以抽烟、咬指甲?扯头发?挖鼻孔等习惯,只要在APP里先选好,照样会有电击伺候。不过团队也很贴心提供震动和声音提醒作为替代选项,避免每次都被电,实在太多不舒服。
巴甫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理论!
其实手环点击疗法源自于著名的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学家伊凡·巴甫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理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而手环的构想和设计就来自于条件反射理论,这样子烟瘾者一旦想要抽烟的时候,就会受到手环的电击。
手环用于戒烟是行为主义疗法的经典运用!
尽管目前看起来,Pavlok 手环话题性远比销售程度好很多。因为在 美国一个众筹 站上的募资仅有19万人民币(2万8美元)左右,虽然也被银行软件业者看上,希望能够帮助信用卡奴控制预算上限,一旦花费逼近天花板,就会有电击警告。可惜买了产品,卡奴们却不赏脸,没人申请。不过却也显示 Pavlok 手环吸引力力真的不容小觑。
要价1160元元(179美元)的电击手环,能够放电至少 200 次,续航力约四天。撇除各种坏习惯不说,如果手环真能戒掉抽烟这件事,不只各国政府、大大小小家庭都应该会很有兴趣。电击坏习惯,等到各位勇者们前来挑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