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非中心化”的数据库,记录着主权和价值,它具有高信息透明度、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性和匿名性等特点,改变了传统的人为操作秩序。
目前各国基本共识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最大可能是在金融业取得突破。近两年,关于区块链应用研究的主攻方向包括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新一代数据资产管理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平台方案,但这些研究距离真正掌握区块链核心技术及实施应用仍然还有一段距离。
财务公司作为“产融结合”践行者,近年来,在金融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显著加快,注入科技新动能的信息系统在财务公司提升经营管理能力、风险防控能力、业务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区块链技术将实现“科技赋能”,甚至可能重构财务公司业务生态圈,带来管理逻辑的升级。
信息化下财务公司仍面临的管理问题
目前,财务公司的信息化就是利用IT和互联 为集团成员用户提供线上服务,简化业务流程,优化服务界面。通过计算机主机和终端布局,对财务公司前、中、后台和企业集团组织体系的纵向和横向之间予以连接,实现传统资金业务线下处理向信息系统的数据化业务处理迁移,增强业务运营管理的主动性,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在成员单位、财务公司以及外部金融机构之间的高效传递。
第一,资金归集和集中管理是企业集团母公司在当前主流的分权治理架构下对财务公司最基本的要求。信息化建设使各家财务公司通过构建或引入具有本集团特色、适应行业特点和需求的核心系统实现资金归集、结算等功能,但系统运行和业务运作却仍是涉及集团内外各方的协调工作。对于涉及成员单位的资金预算信息、头寸调拨构想、资金融入计划等,由于责任的异质性和信息不完全真实公开,集团对下属单位以及各成员单位之间无法完全实现资源共享,容易导致交叉业务执行不畅、流程冲突等。
第三,现有的各家财务公司信息系统的数据保护一般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层层设防实现,尤其对一些高价值的数据信息,不仅有专用的计算机设备、计算机 络等,还有一系列高端的防护软件。一旦信息系统欲实现更多外部接入,比如ERP系统、监管统计系统、票据系统等,集中程度越高,管控过程的维护成本就越高,任何一个接入端口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和缺损。
区块链下的管控升级与可追溯自主审计
应用区块链技术提升财务公司在集团资金管控及内部审计方面的绩效,是一项兼具技术应用设计与管理模式改进的工作,其管理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务公司资金监控工作会消耗大量资源在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判断问题严重性以及形成客观公正的管理结论上,而区块链在信息真实、完整方面能节省大量工作资源。区块链能够有效保障资金交易的透明性与安全性,业务的时间戳凭证使各类 表变成一个活化的分类账本,具有可审计性、可搜索性与可验证性。账户信息的更新具有“不可逆性”、完整且可供搜索,并且不会出错。在这种技术条件与环境下,一方面,集团资金管理公开透明,任何成员单位曾进行的任何虚假资金调拨、违规资金挪用行为将被记录到中央数据库中;另一方面,在区块链的加密体系中,所有公私钥均由集团产生,内部审计只需将重点转移至审计规则,无须关心数据的准确性,这减少了审计结果偏离的可能性。
第三,低成本的可信环境可以大幅降低资金管控及审计成本。资金管控及审计成本包括信息储存、维护、搜索等方面的成本,区块链技术的非中心化存储成本只有中心化存储的1/100至1/10,如果非中心化存储系统是完全自动化的,云存储价格最终会降到接近零。最重要的是在区块链模式下,区块链技术能够将无限的数据发送到区块链系统,集团内成员单位的交易数据随时同步至所有节点,参与节点机构本地存储全账本,无需第三方机构提供查询服务。集团下属各公司只需根据集团区块标准,上传数据,即可以实现本地的跨机构交易验证。集团掌握全账本,可随时审计系统内单位所有账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 站(www.jrj.com.cn)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