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罚单来了!
市场监管总局3月3日宣布,对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十荟团、食享会等五家 区团购企业不正当价格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其中,除食享会被罚款50万元之外,其余四家 区团购企业分别处以150万元罚款。
此项罚款的由来是:存在巨额补贴+价格欺诈行为
2020年下半年,部分 区团购企业利用资金优势,大量开展价格补贴,扰乱市场价格秩序,引发 会各界广泛关注。2020年12月中下旬,市场监管总局直接对5家 区团购企业立案调查。
这是某用户的 络下单,在美团优选上,5件商品经过平台优惠,最终交易价格不足5元,这算是“打骨折”的优惠力度了。
尽管消费者在短期内薅了一些羊毛,得了一些实惠,但依然不乏忧虑。
毕竟,电商或投资者是逐利者,不是慈善家,他们烧钱补贴打价格战的目的不是为了傻傻地发红包、派福利,而是为了挤压竞争对手,抢占市场空间,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一旦价格战分出胜负,部分企业甚至少数企业站稳脚跟,取得相对优势、相对垄断的市场地位,他们就掌握了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就会压缩成本、减少补贴、提高价格。
监管出手,低价菜还可以卖多久?
2)打车手机越贵,接单车型越贵?
复旦教授打 约车 800 余次调研 告,惊人发现打车手机越贵,接单车型也就越贵!
最近,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孙金云带领团队做了一项 “手机打车软件打车”调研。他们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和重庆,专门打车 800 多次,花费 50000 元换回了一份打车 告。该 告显示:苹果机主更容易被专车、优享这类更贵车型接单。如果不是苹果手机,则手机越贵,越容易被更贵车型接单。
2020 年,孙金云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5个城市(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和重庆),不同距离(近途:3 公里以内,中途:3-10 公里,远途:10 公里以上),以及工作日早高峰(7:30-9:30)、晚高峰(17:00-19:30)、日间非高峰(9:30-17:00)、晚间非高峰(19:30-23:00)4 个时间段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
调查共招募 20 多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研员,以实际打车的方式调研了各城市主流打车软件加扬招巡游出租车,最终搜集了滴滴、曹操、首汽、T3、美团、高德和扬招等 7 个渠道的数据,总样本 836 个,其中有效样本数为 821,样本有效率 98.2%。
这是打车平台“看人下菜碟”的潜规则,隐蔽而不易让人察觉。即通过大数据技术,打车平台可轻易识别乘客使用的手机型 ,将乘客分成三六九等,大致评估出各自的消费能力,然后按照等级逐一“宰杀”。与此同时,打车平台往往还利用消费者“ 络平台打车比线下便宜”的心理,适时推出一些优惠活动,让消费者对其“宰杀”难以察觉。
#多多买菜回应被罚150万:将整改## 区团购##五家 区团购企业涉嫌扰乱市场遭罚##手机越贵打车越贵##手机打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