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认为小程序将会是一款失败的产品

在互联 环境愈发安静的当下,已经很少有产品方面的动作能够吸引多数人的注意了。不过中国互联 企业中有个bug叫腾讯,腾讯中有个bug叫微信。

张小龙选在了1月9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正式上线了小程序。个人感觉除了纪念乔布斯之外,背后还隐藏了想要颠覆产品颠覆时代的巨大誓愿。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乔布斯那句名言: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

不过在我看来,无论是想要升级生活方式,或是打造App“OS”也罢,微信的小程序之路,肯定不会一帆风顺。

苹果答应吗

虽说苹果只是手机系统阵营的老二,但是其笼络的都是核心高端用户,微信小程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AppStore的竞争业态。微信虽然已经深度渗入生活,但毕竟只是软件层面的权利,所以随时面临苹果方面抽风式的封杀。

张小龙的产品观哪家敢尊奉

“无需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需卸载”,这是张小龙定义的“好的应用”,但是试问互联 圈还有哪家公司有这样的魄力,尤其是用完即走,不过是一句自负而矫情的空谈罢了。“用完即走”针对的是提供服务的小程序,可是用户对于微信来讲,“用完即走”了吗?或许如此吧,因为微信并没有给你“用完”的机会。

记得支付宝圈子事件最热的时候,一位阿里的高管接受采访提到,支付宝当然想为用户提供单纯的工具,可是如果真这么做,支付宝就要死了。这句话一语道破了“用完即走”的用户式矫情思维。阿里尚如此,庸众何以堪?

你怎么知道你需要App

说个现象,现在绝大多数的App获取方式都不再是通过在应用商店的闲逛,而更多的是通过裂变传播的口碑效应。回想一下2、3年前,如果你略微有点App控,都会时不时地扫一下各大应用市场,不断享受着与新奇App邂逅相识的快感。现在,你打开应用商店时早已附带了更多的目的性色彩。

微信官方最终食言,在微信中添加了小程序的功能入口。我们纵然假定“用户行为的源动力是服务的吸引”这一前提是成立的,也还是对微信曝光小程序服务的力度有所担忧。毕竟,现在的搜索入口甚至还不支持模糊查询。大多数的互联 公司都处在唯恐自己提供的服务不被人所知的恐慌中,微信还“犹抱琵琶半遮面”,不知道微信在面对自己用户的整体画像时,何来的如此自信?

再也绕不开腾讯

互联 创业,BAT绕不开的三座大山,很多投资人在向创业者提问的时候也会直言不讳地质疑“如果BAT抄你你怎么办”?微信小程序的诞生发问了一个比这个还让人细思恐极的问题:腾讯不抄你,腾讯监控你怎么办?

这一命题不难让人回想起当年京东和支付宝的分道扬镳,虽然业务上的直接竞争是根本,数据上的监控更是其中的鲠喉之痛。尤其在京东大力发展亏损不断拉大的特殊时期,必须要撇掉支付宝这一直插心脏的“窃听器”。但现如今基于微信平台的小程序似乎不得不面对数据监控这一问题。不仅是页面流量的监控,用户数据隐私,业务底层数据的隐私,这些都会变成创业者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因素。

诚然,小程序给创业者进一步砍低了风险成本,不过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越小的成本对应的是更难的壁垒建造,同时由于商业风险一定程度上转移到微信平台,产品的发展瓶颈也被微信流量收口。创业者转嫁了自己的执行风险,微信也变相分担了产品发展的的不确定性风险。

不管从何种角度看,这都是对腾讯多于对创业者利多的事情。

其它细节

不得不说,腾讯基因的产品能力赋予了微信小程序极高的性能表现力,跟那种H5包壳的App体验岂止差一个档次,不过微信小程序上很多方面的体验可能是非技术流的,更多的是功能逻辑层面。

小程序抢夺了很多产品的停留时间,于是乎在微信平台上就出现了小程序与微信主业务冲突的尴尬场景,这也许是小程序团队在后续需要多加思考的事情吧。

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作为微信发展的掌舵者,张小龙的思考模式并不能映射整个创业环境的期待,就正如下面一段所讲:

微信的想法

手机开机 —> 微信 —> ( 交+购物+吃饭+金融…) —> 手机关机 —> 循环以上步骤

别的公司的想法

微信 —> 小程序 —> 获得粉丝 —> 完整版请下载APP

祝所有想要抢滩登陆小程序的创业者们好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月8日
下一篇 2017年1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