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搜索17AVR或访问17AVR.COM,第一时间获取VR、AR游戏资讯及相关下载】
大家知道,玩VR时晕动症最主要的成因在于你眼睛看到的图像和身体的加速度动态不相匹配。当你静静地坐在椅子上,VR头显里却是一款经常加减速、急停、转身的跑酷游戏时,大脑就错乱了,不知道该相信眼睛看到的图像还是相信耳朵里的前庭系统感受到的加速度,于是你就晕了。
但晕动症只是这种差异的直观表象而已,这一差异带来的更大问题在于,它严重破坏你的沉浸体验,当你的前庭系统不断地告诉你“其实你没有动,你根本就没有动”时,你就会做出如下的逻辑判断:“啊,我不过只是在看一个游戏,我没有在跑步,我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并不是真实的”。虚拟现实最重要的沉浸感由此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晕动症的表象和对抗破坏沉浸感这一根本问题,一种叫做电流前庭刺激(暂译,Galvanic Vestibular Stimulation,以下简称GVS)的技术正在逐渐进入VR玩家的视野。这个名字听上去有点吓人吧?事实也一样,因为这项技术确实就是用电流刺激你的前庭系统,让大脑以为你当前身体处于运动状态。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咱们来看两种方案。
方案一:
先来看看世界著名的医疗机构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方案。这家医疗机构虽然名叫诊所,但其实它的门诊、医院、医学研究及医学教育机构遍布全美国,是明尼苏达州的第二大非营利性组织,其患者包括肯尼迪、福特、里根、布什、约旦国王侯赛因、写《老人与海》的海明威等等,就是这么屌得不要不要的。
作为一家医疗机构,他们对GVS技术的运用自然着重于解决晕动症问题。他们推出的3v平台其实就工作原理来说比较简单,该平台由内置软件和一个接触用户额头,颈背和耳背的物理系统构成。软件使用梅约诊所的专利算法来把游戏或电影中的二维或三维场景转换成一种被vMocion称为运动电影的东西;而装置则确保用户所看到的和所感受到的内容的同步率偏差不超过十分之一秒。
上个图感受一下
具体装置像这样,在你的额头、耳下、后颈会有四个电极,通过调整电极发送电信 的强弱和频率,可以让在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上模拟加速度。梅奥诊所的解决方案明显更偏技术流,不是那么贴近消费者,至少我就不愿戴那个头箍,又不是猴子。
方案二:
相比之下,三星公司推出的附带GVS功能的耳机Entrim 4D给人的感觉就好多了。
这外观比那头箍强多了吧
漂亮精简的外观是有代价的,Entrim 4D的功能没有梅奥诊所的3v那么强大,因为他只在左右耳两边有电极,也就说,它只能模拟横向上的加速度,而对前后和上下方向的动作没辙。但有一点这种方法两位体验者都只有左右移动,这十分说明问题。
不过就算是Entrim 4D,也需要用海绵沾湿电极后,贴在你的耳后。大家体检做心电图时都经历过相应事情,这感觉不大好。
【前方高能预警!!!!】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令人担心的是,GVS其实能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影响,看下面这段视频:
蜂桑将这段视频命名为“邪恶托拉斯NTT用GVS技术远程控制萌妹走上歧途”233333。这是早在十年前,日本企业NTT利用GVS技术做的人体实验,片中妹子往前走应该还是自己的意志,但在GVS信 的影响下,她很难走成直线。这和大家先转个十圈,然后再起身往前走是一样的感觉。如何能确保3v和Entrim 4D不会这样乱搞我们的身体?万一软件出错暴走了乱发信 怎么办?我没兴趣COS初 机啊喂。
这姿势太羞耻了不是么?
看来GVS技术想走向消费市场,必须要做的是证明自身绝对的安全性,就像当年特斯拉推广交流电时一样。做不到的话,我宁可继续忍受眩晕感……嗯,看来这些商家把我们脑后插管之心不死啊哈哈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