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曾经总结了“童年四大阴影”:
拿针管扎孩子的医生
收废品顺便拐孩子的老人
藏在黑暗角落里吃孩子的妖怪
专抓不听话孩子的警察叔叔
……
本以为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式已经随着时光一起远去了,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原始落后”的吓唬小孩的手段,居然在互联 时代焕发了“新生命”!
一
吓唬小孩,居然成为了一条产业链!
最近,小康妹儿在刷某短视频软件的时候,刷到了这样的视频:带有强烈 红风格的“医生”,对着镜头恶狠狠地说:“今天没有好好吃饭的孩子,都给我带到医院来,不吃饭就吃药、打针!要不要好好吃饭?”
除了“医生”,还出现了“警察”:
让人不安的是,居然真的有家长给孩子看这样的视频,还称赞有效!
有不少人居然用录制这种视频的方式成了 红,家长们还会要求主播给自己孩子定制吓唬视频。
吓唬小孩,居然成为了一条产业链?看到自家小孩被吓到的样子,心大的爸妈们还挺开心,感谢主播:小孩真的变听话了!
但是吓唬式教育要不得!
二
花式吓孩子,会造成哪些心理阴影
拿医生、护士吓唬孩子。孩子难受、生病都不敢告诉你,更不愿去医院。
用老师吓唬孩子,会让孩子恐惧上学,甚至是还没入学,就已经不爱学习了。
拿妖怪、老虎、大灰狼来吓唬孩子,孩子可能会怕黑、胆怯,甚至抑郁。
用警察吓唬小孩,更是埋下“大坑”。
家长吓唬孩子,或许在短时期内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这一招用多了,就会带来负面的效果。
三
被吓大的孩子,会变成啥样?
1、危害孩子身体健康
不少幼儿心理学医生表示,恐吓会让孩子的神经中枢受到强烈刺激,会让恐惧情绪滞留,影响儿童的内分泌,从而可导致幼儿发育减缓。
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出现语言障碍,甚至会让孩子焦虑紧张、诱发心理疾病。
另外被影响的内分泌还可能会导致孩子内脏功能紊乱,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比如幼儿受惊吓后产生高热、消化不良等。
2、孩子缺乏安全感
年幼的孩子分辨能力有限,他们可能分不清想象与现实,从而把大人的恐吓当成现实,由此带来的恐惧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甚至会对某些事物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事实上,孩子们先天恐惧的东西很少,很多都是后天习得。
而孩子们心中的恐惧,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大人贪图省事而吓唬孩子,让孩子立即听话而导致的后果。
为什么不能换一种处理方式呢?
四
耐心点,可以这样做
1、用正面承诺取代负面言语威胁
比如,把“你不听话、不做作业我就不喜欢你了”换成“听话,做完作业给你出去玩一会儿”。
如果孩子依旧顽固,我们也可以试试多给孩子一些选择机会,而不是只有一个选择,这样孩子会觉得有更多的自由,从而会更容易接受。
比如,你可以说:“你是要先完成作业再玩,还是要先玩再写作业?”而不是说:“你必须马上写作业!否则就不让玩了!”
2、坦诚交流
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最好的方式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
细心观察孩子害怕什么,设法从心理上消除他们的恐惧感,克服紧张情绪,再去引导会更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