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用户隐私牟利谷歌Meta被法国罚2.1亿欧元 用户应可“一键拒绝”

滥用用户隐私大赚其钱,这种行为正被各国政府严加管束。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詹凯认为,互联 已经不是新兴行业,不应再放任其“野蛮生长”,而需当作“成熟行业”进行“完善监管”。中国政法大学 络法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立梅指出,使用个人信息获取经济利益,互联 企业应当付出相应成本,互联 用户应当更容易地对信息滥用说“不”。

值得留意的是,谷歌的1.5亿欧元罚款,相当于该公司2020年收入的不到0.9%,而Meta的6000万欧元罚款则占2020年总收入约0.8%。

要求“一键拒绝”

自从意识到 络违规行为无法禁绝,互联 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觉醒,监管机构也开始立法打击违法信息采集。本次CNIL接到了大量用户投诉后,于2021年6月开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facebook 站、谷歌法国 站和youtube 站提供给用户的“拒绝追踪”按钮,需要反复按键才能彻底关停“追踪”,而对应的“接受追踪”则可以一键搞定。

CNIL认为,上述设定将会鼓励用户接受cookie追踪,并打击用户拒绝追踪的意愿。除了罚款,CNIL也勒令两家公司在三个月内整改,让用户可以“一键拒绝”cookie追踪。

“其实,用户拒绝同意和同意的选项,应该是同等容易的。”王立梅指出了个中要点。

王立梅引用《个人信息保护法》指出,个人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予以说明,并有权拒绝个人信息处理者仅通过自动化决策的方式作出决定,而个人信息处理者一般不得以个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或者撤回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除非能够证明是服务所必需。

这两起罚款的金额合计高达2.1亿欧元,CNIL称,这对应了受影响的互联 用户数量,以及有关公司从这种行为里获得的广告收入。

facebook 站母公司Meta的发言人表态,服从CNIL的处罚,称旗下包括facebook和Instagram两大 站将进行新的设置,让用户能更新cookie追踪设定,还表示公司将持续开发和改进这些控制功能。

使用隐私信息需付出成本

当前,全球多国在制定自己的数据监管法规,在上述框架下,欧盟及其成员国近年连连开出“巨额罚单”,名单越来越长、金额越来越高。在成熟的数字经济下,使用用户信息乃至隐私,将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这已经不是CNIL第一次围绕cookies问题处罚互联 大公司了。资料显示,CNIL曾在2020年12月开出围绕cookies跟踪问题的罚单,对谷歌和亚马逊分别处以1亿欧元和3500万欧元的罚款。具体的违法行为是两大公司未经用户事先同意,就在用户设备上安装广告Cookies,并且没有适当告知用户Cookie的启用和目的,同时用户反对权利机制也失效。

打击滥用数据的罚款金额屡创新高。从事数据安全、企业级邮箱信息保护的软件公司Tessian近期列举出过去三年来“最大GDPR罚单”,亚马逊、WhatsApp、Google、H&M、英国航空、万豪酒店名下的罚款金额排名靠前。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是欧盟在2018年5月25日推出的 络数据管理法规,指向打击互联 公司对用户数据的侵犯。

在2021年7月,亚马逊被卢森堡国家数据保护委员会处以7.46亿欧元的罚单,为史上最大的隐私侵权罚单。

当前,各国政府出手禁止互联 公司“滥用”用户信息牟利,“大数据杀熟”、滥发广告弹窗的时代正在远去。“互联 公司经营需要付出合理成本,当前法律监管正从方方面面改善数字经济的运行环境。”王立梅指出。

詹凯还指出,对数据使用的监管,还将涉及“数据处理链条”和“隐私政策透明度”两大问题,以规范管理数据的收集、存储、共享等全链条环节,以及防止有关敏感数据的暗箱操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4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