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丰厚吸引人 不少年轻人热衷编程变身“码农”

不少年轻人热衷编程变身“码农”

阅读提示

最近,一份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监测 告引发热议, 告显示,北京新生代农民工占比达50.1% 。随着信息 会的高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水平、自我学习意识都在不断提升,职业选择也更加多元,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愈加受青睐。

近日,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在北京全市范围开展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并公布了《2020年北京市外来新生代农民工监测 告》。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周岁及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占比达到50.1%,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

新生代“码农”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这是26岁的张帅对于年轻人选择职业的看法。在山西某本科学校学习软件工程的他,临毕业时决定到北京找工作,如今已经在某中型信息公司从事 页搭建工作2年,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码农”。

和张帅同属一家公司的陈晓今年刚满30岁,已经是一名奶爸,每天除了工作之外,还要照顾妻子和孩子。除去基本的生活开销,每月剩余的工资还要打给远在陕西农村的父母。而程序员相对丰厚的薪水能够让陈晓足以应对一家老小的开支,经过3年的努力,他刚晋升为组内负责人,收入也有了明显增加。

“人嘛,就要不断往前闯。”陈晓之前曾在广州创业做化妆品生意,但因没有成熟的互联 推销模式最终失败,辗转多地后最终来到北京工作。在他看来,身为农民的父母一辈子追求稳定,而自己则想趁着年轻多实现人生价值。“只要努力,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陈晓说。

自我提升和赚钱同等重要

高薪资的背后,则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付出。陈晓每天的工作时间为早8晚7,周末偶尔的休息时间还要用来陪伴孩子。为了尽可能节省房租,他把房子租在了五环以外,每天上班就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通勤。

即便如此辛劳,乐于学习的陈晓也会在通勤的时间中拿起手机看看技术类的短视频,学习一些前沿的编程代码知识。刚入职时,他还参加过考研培训班,尝试提升自己的学历。陈晓深知:“如果不能持续学习,很快就会被淘汰,因此要不断提升自己。”

和陈晓一样有强烈学习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占少数。据7月20日发布的《2021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调研 告》显示,69.1%的95后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获得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其中75.04%的人想从事服务行业,尤其是和互联 相关、数字化程度高的服务业。此外,95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于一二代农民工,并且多数在城市出生或长大,而有9.47%的群体有着强烈的数字化技能需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建伟表示,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尤其是95后农民工,如果职业技能没有随着产业升级、数字化升级而升级,工作年限越长,收入和上升机会并不会因此变得更多,甚至会更少,因为现在许多数字化信息化工作技术更新太快,不及时学习新技能很快就会被淘汰。

学历更高,选择也更多样

告显示,除了从事信息技术服务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比增幅最大外,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水平也在发生变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为21.2%,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其中,大学本科学历的占比为20.0%,研究生学历的占比为1.2%。

除了学习技术之外,陈晓也对未来有自己的规划:“互联 行业具有不稳定性,将来考虑回到家乡开办养殖场,现代化的科技农业也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李倩已经在北京打拼了5年,对于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和状态都还比较适应。“我受过高等教育,在思维方式上和父母不同,我更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把握自己的生活。”李倩表示,现在家乡省会城市郑州发展得也很不错,她打算过段时间看看,有没有机会回到家乡工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苏丽锋表示,如今,随着越来越多数字化新职业被人 部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从业者可通过职称考试来获得落户城市的积分甚至奖励,从而能更好的在城市扎下根来。另一方面,为农民工提供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数字化职业技能培训,也是相关部门完善的重点,这一举措将有利于激发更多的人力资源,促进 会发展。

乔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16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