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期第五周《人生层级和心智模式学奴改造计划》课程总结

一个人的人生,是通过什么来决定的?为什么有些人是班里的最差生?为什么有许多学生在无人盯着的时候就放飞自我?

本周老师给我们上的课程是有关于,七种心智模式如何造就七种人生,正好在明志塾已经一个月了,应该更深入地了解一下自己,而且刚好我们这一周就有因此而又闹了一次大乌龙,老师不在,学习的时候变得非常乱,是学奴的表现,所以本次的课程也帮助我们更加看清自己的心态和所处的阶级,并且如何改造一个学奴。以下是课程收获:

一、人生成就的高低跟成本无关,而是跟自己拥有什么样的信念有关

1.人要成功,付出的成本有多少?

这是我们课程开始之后,老师问我们的第一个问题:一个人如果要成功,需要付出的成本有多少?

健康?金钱?时间?决心?

但是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做任何事情都会用到这四点,想要成功见不得就要耗费一个人的健康;不管是吃饭还是办事,做任何事都需要金钱;做任何事也都会花费时间,甚至睡一会觉都会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最后是决心,做任何事也都需要决心,去学会一项技能、上课等等。

这也告诉我们以上这些例子想要成功所付出的“成本”不是真正付出的成本,一个人成功的时间成本很可能和一个人花在打游戏上的时间是不差的,而这也说明其实每个人都拥有成功的基因。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许多人不同呢?”我的脑袋里蹦出来了这样一个想法

2.人和人的不同的原因是因为背后的信念不同

如果不是这几点,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原因是一个人背后所持有的的信念不同,举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在清一武道馆里的哥哥姐姐们对待运动的态度和我们对待的态度是不同的,我们每天早上一听到要跑步五公里,脑袋里第一个想法是好累啊,觉得运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而武道馆的哥哥姐姐们觉得运动是奖赏,有时候甚至会享受运动时大汗的感受

对运动的信念不同,也导致了我们与清一武道馆的不同,人和人也是一样。

3.持有不好的信念,就是一个人的负债

比如刚才举的跑步的例子,一听到跑步就抗拒,觉得辛苦,这就是一种负债,而每个人都有负债,体现在生活中的各种方面。

刚好我们在前几天又看了一次清一武道馆的视频,里面的哥哥姐姐们每天的运动量都很大,每天只有两餐,吃得也非常简单。可是如果换成我在那里生活,一天可以,可是如果这样生活好几年呢,我觉得我可能不太行,有些人会觉得运动量太大了、饮食接受不了等等,而觉得自己坚持不下了的这方面,就是信念中的负债,而好的信念,就变成了一个人资产

而在平常生活中就要清理自己身上的负债,把原来身上的负债转换成资产。

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决定人生成就高低的最大成本就是一个人身上的信念系统,信念系统越负面,人生成本也越高

而且信念是会代代相传的,所以要避免不好的信念,就像穷人和富人的区别不在于他本身有多少财富,而是心智模式、信念系统,再多的钱给一个有着穷人心智模式的人,最后都会被耗光。所以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许多富人家是“富不过三代”,都是心智模式的问题

老师讲完这段之后,我自己的的理解是,人的行为都是按照信念系统驱使着走的,如果一个人的信念系统是负面比较多,他的行动也会是比较负面的,他最终就不会有高些的成就,或者需要走很长的弯路才能改过来,所以说一个人的信念系统越负面,成本越大;而如果一个人的信念系统是正面的,做许多事会事半功倍,比如跑步这一件事,一个觉得跑步好辛苦,一个好喜欢跑步,觉得跑步简直就是对他的一种奖励,那么前者出现的情况会是花很长时间去跑别人十分钟就跑完的路程,即花时间,效果还没有那么好,而后者就可以用更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信念层次,造就了人的等级

七个层次,不同信念

刚才老师讲完了信念系统,接下来则看看信念系统是如何影响人的。

古人早就把人的职业进阶分成了七层:奴、徒、工、匠、家、师、圣,而这次的课前作业也是让我们分析这几个不同的阶层,通过表现出来的行为,来分析背后的心智模式、信念系统是怎样的。在我们回答之后,老师在课上也分析了这七种学生,看看他们背后的信念系统是如何影响他们,从而变成完全不同的人。

1.学奴:缺乏学习热情的学习者

他们体现出来的行为是随时准备偷懒,随时都要有人盯着,如果没有老师在旁边,下一秒就开始刷手机,开始玩了;通过一切方法实现投入少,高回 。

现在许多体制学校的学生都是属于学奴这一阶层,在我接触的体质学生都可以看到以上行为,比如我有一个姐姐,学奴的表现很明显,每一次我在假期与她见面时,因为有假期作业,而且有很多,所以我经常看到她把作业往自己面前一放,然后开始刷手机,刷完之后作业通常只动了几笔,就放在明天再写,导致到了假期最后才开始赶作业

学奴心智模式解析:

愿景:我只想要舒服的生活,信念:学习读书很苦很烦,学习很没意思,读书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和愿望,为了考大学找工作不得不学习。

甚至还有比奴更低级的层级,是真正的“学渣”,因为学奴是有人在后面盯他还会去学习,而这种学渣是完全放弃了学习,通常都是从小被宠出来的

且学奴的奴性不止体现在学习上,还可以在各个方面都有体现,比如运动、人际交流等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学奴的特点,学奴离我们并不远,比如说我自己在运动上就有学奴的特点,很多时候老师或同学如果不在旁边盯着,时常就会产生偷懒的想法。

学奴的出路:

1.改变现在的信念系统,转而进入学徒或更上的层次

2.放弃学习,直接进入 会

学奴管理与人性的弱点:

1.人性如水,喜欢往下走

2.人会本能地讨厌被监督和管理

所以如果想改善学奴,面对这两点,强制管理是没有效果的,不但不会起任何效果,反而会反弹,越不让他做什么,他偏做,就比如我以前就是一个典型的学奴,那时候非常痴迷打游戏,当时是越不让打游戏,就越要玩;因为有的时候我父母要出去办事,一个人在家,临走前把 线都拔了,但是最后还是打了一天的游戏。

2.学徒

学徒的特点是能力不足,但是有着学习的强烈愿心,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短处,在这项技能上很弱。

学徒的心智模式:他们是积极向上的学习者,最重要的,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就和学奴有着很大区别,学奴是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而学徒有,在有了主动学习的意愿之后,进步空间可以变得非常非常大,只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他们就可以成为学工、学匠。

可以说学奴和学徒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沟,他们两者最主要的就是信念上的变化,前者是被迫学习,而后者愿意主动学习,我对于这两点有很深的感触,因为我曾经就是一个很“学奴”的人,小的时候每到假期我妈妈都会让我每天背经典,于是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就变成了“折磨”,导致一个非常小的篇幅要背好久,而且难熬。可是当拥有学徒信念去做事时效率就会高效很多,比如我在学乒乓球时是抱着学徒信念去学的,而且非常喜欢这个过程。

3.学工、学匠:熟练的学习工人

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有责任感,并且有着一定的技术水平

学工和学匠两者本质相同,但学匠责任感会更强,而且会更加用心、方法更多,导致学匠比学工会更上一个层级,做出来的东西也会更加的精致,比如秋山木工他们的做到的工匠精神,仅仅是做家具,就可以把家具做的很用心很细腻,而且非常受欢迎。

心智模式解析:

愿景:我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如何把学工学匠提升到更高的层级?

虽然他们有着较高的做事水平,很老老实实,有责任感,但是习惯了每天都按照一个程序做事,每天都按照同样的方式做,惯性就会限制他们,不会太去关注思想和目标,所以如果想把学工学匠提升层级不是非常容易

4.学师

5.学家

创造性学习者,自成一体的学习者,这类的学习者比如扎克伯格,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创造出一款新的、更方便的 交软件。

6.学圣

融通性学习者,学任何的东西都可以学的很像,学的很好,学什么像什么

7.七种学生,分别需要什么样的老师?

对于最底层学奴级别的人,只有家、圣的级别才能够驾驭得了,才能教得起来,首先家和圣级别的人是在是太少了,而用圣去教学奴也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奴身上。

而其他需要老师教的层级是学徒、学工和学匠,因为学徒有着主动学习的愿心,而学工学匠非常踏实,有责任心,如果他们能遇到一个老师,他们也可以提升的很快。

而后三种学生,学师、学家和学圣是不需要老师的,不需要老师并不是说他们已经变得非常厉害,而是他们能够做到自我提升,并且不断地质疑自己、挑战自己,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地完善自己。

那对于我们来说,虽然也不排除小几率我们当中有出现学师学家学圣这类人,但是目前谁也不知道,所以首先我们要承认自己并不是属于学师及更高级别的这三种学生,踏踏实实的跟着老师走,才能更好的提升。

我的理解是不能觉得自己很牛,觉得自己是学师学家原因是,即使是高层级的学圣也不会这么认为,他们往往都是非常谦虚,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不断地挑战自己、提升自己。

而且作为一个学生,永远都在学习的道路上,一定要一直抱有谦虚的心态才可能得到提升,这时候如果再有一个老师来指导,指明方向,那这个学生肯定会提升的更快,更有效率。

以上了解完了几种不同的层级,我们看到了每个行为背后都是不同的心智模式,也正是心智模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行为,学奴为什么被称之为学奴,就是因为这个人背后所拥有的学奴信念太多了,导致做出来的行为就是学奴模样的。了解完信念系统对人造成的影响之后,也发现我们很多人都处于学徒和学奴中间的状态,身上还有许多奴的特点,接下来我们面对的就是该如何从解决学奴问题

三、如何解决学奴问题?

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要先学会做奴,尤其是在小时候,要明白自己不是最厉害一个,跟着一个更厉害的爸爸妈妈或者哥哥姐姐,让他看到周围的人都比他厉害,那这个孩子的成长空间就会很大,以后才会更有成就;如果一个小孩在小时候就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棒,那他很难再吸收新的东西,长大之后不会有多成功

想要改变一个学奴,最重要就是:

修改信念系统,重塑心智模式

通过刚才的一段,我们了解了学奴之所以是学奴,是因为背后的信念系统不同,所以如果想要解决学奴的问题,首先就要从信念系统入手。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都很重要,老师是提供一个方向,而家长是实施,而且在教的过程中抱着什么样的心去教学生很重要,抱着什么样的心去教往往学生就会变成什么样,如果是抱着帮助学生的心去教,很有可能不需要做什么事学生就会变得不一样

如何改变学奴的心智模式、信念系统

原信念:读书很苦很累

改变成:不读书会更苦更累

详细实施方案:

1.简朴的生活,远离花花绿绿的东西,通过上次的课程我们也知道,人性是经不住考验和诱惑,所以接触这些东西也会让一个人变得花花绿绿,让一个人的心变得浮躁,没办法接受“改造”,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还会给自己找点苦头吃,比如出去一次 会实践等等,通过 会实践也可以得知读书比起这个简直太轻松了,不需要为了工作走好几十公里,也不需要顶着雨天出去卖棒棒糖,让我们明白坐在教室里学习是一件多轻松的事

2. 大运动量,运动可以让一个人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还可以增强志气,也是另一种给自己找苦头吃的一种方式,因为在舒适的环境下,一个人慵懒的东西很容易就出来了,就比如我们每两周都会去图书馆看书,如果看书时坐的是沙发,整个人靠在沙发上,非常舒服,看久了就会特别想睡觉,这也是慵懒的东西出来了;可是如果看书时坐的是桌椅,基本上在图书馆看一天不会感到多少困意。

运动也是一样,为了找苦头吃,不让体内慵懒的东西出来,如果出来了,在对待学习上也肯定会变得慵懒,不想学习。

以上的两种方式都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原来读书是最轻松的活法

给予机会,但不强迫,转而把学习变成一种奖励,错误的奖励方式最终会导致学奴的产生,比如以前听爷爷奶奶或者别的家长最常说的就是你要是考过什么什么,就带你去吃大餐,或者带你去玩,为什么说是错误的奖励,因为他把次序搞反了,如果这样奖励孩子,所传递出的信念就是:玩和吃比学习更重要,所以导致孩子在选择两者时肯定会选择吃和玩。

如何把学习转变成一种奖励呢,老师在课上给我们举了跑步学堂的例子,他们一开始不让读书,不让学习,每天就光运动、跑步,导致最后的结果是这群小孩子一到有机会看书就会去看书,甚至有些时候侯老师会把学习作为一种奖励给明达玩,只要达成某个、多少目标就可以陪他玩一会拼图等等动脑的玩具。

但在实施之前,首先第一步,家长要清楚自己要什么,第二步,孩子清楚自己要什么,第三步,打断旧有的惯性:

在信念模式方面,要从原来的“消费者”模式转换成“经营者”模式,是指想要得到任何东西、生活条件,都要拿东西来交换。改变“一切理所当然”的旧信念,让他们明白付出才有收获。

在心里模式方面,要从原来的“感觉型”转换成“目标型”,从我感觉现在状态不好所以就写不好总结、做不了事情的状态下抽离出来。

在行为模式方面,要从原来一学习就装病、偷懒的状态转换为更高,更快,更强的状态,尤其是在运动上,因为一旦一个人开始装病,并且习惯了装病之后,最后会演变成真的生病

输入新的模式,不断调整新的模式直到它成为习惯,并且拒绝装病、装弱

以上这些训练调整下来,大约需要两年时间及以上,中途一旦放弃就没了。最终检验的方式则是在不监督的情况下,放出去,检验是否改变了心智模式;如果没有,就必须回炉再造。当一个小孩子越小,家长和老师起到的作用就越大,当一个孩子长大之后主要就要靠她自己“监督”自己,所以这时候家长能够干涉的就少了许多。

以上就是这节课的收获,上完这节课之后我们了解了学奴等七个层级,也明白了决定一个人什么样最重要的是他背后的信念系统,原来每个人的不同之处是出自这里。也开始反思自己现在停留在哪个级别,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奴性的东西,奴性的信念系统,这些都是我们身上的信念负债,所以要先看清楚自己身上的信念负债是什么,在之后的生活中一定要时刻察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3月15日
下一篇 2021年3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