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角逐千亿市场,国产工业软件亟待突破

近年来,我国工业软件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规模达到千亿元,但工业软件行业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应当培养安全意识。随着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工控安全面临的挑战已全面升级。

在今年6月,以“融合 络世界,驱动数字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落下帷幕。从展览展示看,我国工业APP等应用软件数量一年增长7倍,成为行业一大亮点。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办公室主任卞孟春介绍道:“得益于企业积极推动软件开源,加速软件生态化,我国工业软件从去年1万多个增至目前7万2千多个。”

“发展工业软件是推进智能制造的必要基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是智能制造的关键所在,其中工业软件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无论是硬件、 络、计算等技术,都离不开软件定义、编码和封装, 可谓是智能制造的‘大脑’。”四川大学计算机 络与安全研究所所长李涛认为,“但我国工业软件整体水平与国外仍有极大差距,需要从技术、生态等方面加快追赶。”

四川大学计算机 络与安全研究所所长 李涛教授

剑指高端,需厚积薄发

《产城》:当前我国正全面提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撑现状如何?

李涛:自2015年工信部稳步推进智能制造落地,已先后在标准体系、信息安全、试点示范项目等方面发布了专门的政策文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领域的发展。

近两年里,我国工业软件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规模达到千亿元,2017年规模在1500亿元左右。但在技术与市场两端,欧美工业软件企业在与中国工业软件企业的竞争中均具有明显优势。

总体来说,我国工业软件的发展还远远不够,这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 一是软件自主创新不强,高端软件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依然存在。
  • 目前国内自主工业软件在生产管理、客户服务和综合管理等运营管理领域发展较好,但在工程研制领域发展较差, 竞争力相对较高的领域也多聚集在低端领域,对移动互联 、物联 、云计算、大数据等关系软件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及前沿信息技术研究还不够深入。

  • 二是软件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不足,应用水平无法满足企业现有的需求。
  • 由于缺乏产业标准规范,产业生态并未建立,目前国产软件与制造流程业务的深度融合不足,软件产品的成熟度、适用度、稳定性、兼容性等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很大差距。

  • 三是软件产业规模偏小、竞争能力不强, 处于产业链及价值链中低端。
  • 工控安全形势严峻,应予高度重视

    《产城》:您认为目前国内工业软件领域除了技术水平亟待提高外,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发力?

    李涛: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2015年12月,乌克兰电力部门曾遭受到恶意代码攻击,其电力公司后来发布公告称:“公司因遭到入侵,导致7个110KV的变电站和23个35KV的变电站出现故障,导致80000用户断电。”

    这是 络安全中最为典型的一个案例,设想一下,如果这样的 络攻击发生在工业领域, 不也是会造成大批量的设备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吗?

    目前国内工业软件行业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应当培养安全意识。

    随着智能化设备的普及,攻击面的不断增加, 络罪犯和特种服务的数量日益增长,整体威胁水平的提高,工业软件行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 络安全挑战。

    但近两年国家也提出了工业控制安全,倡导重视工业基础软件安全领域。借力大环境,企业应该联合更多的行业力量进行自主研发,缩短与国外的差距,最终实现国外技术可替代, 保障自身工业安全。

    《产城》:目前国内工业软件正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联合更多行业力量进行自主研发这一举措,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李涛:聚集行业力量,举多方之力打造工业软件生态,能加快缩小我国与外国软件之间的差距。

    工信部部长苗圩也曾提到积极培育开源载体, 他认为这样的方式能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和跨领域价值链横向拓展。事实上,发展具有生态构建能力的平台型软件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于现阶段的工业软件行业来说很有必要。

    像科大讯飞今年公布的数据,实时使用科大讯飞语音技术的人数达1亿多人次,非常庞大。但这1亿多人次的流量并不只是科大讯飞自己的应用产生的,而是通过讯飞语音技术开放接口,让第三方应用可直接调用,常见的一些导航软件等,不少都受益于讯飞的开源软件。

    联合更多行业力量,

  • 一是可以减少开发人员的重复劳动,在软件领域越是底层的软件开发,工作量就越大,若软件开源,便能实现企业拿来就用,节省工作量。
  • 另一方面,还能推动软件生态化,繁荣整个市场,给大众更多的选择空间。
  • 在减少企业重复性的工作量后,企业更多的精力被解放,可用于自主创新, 这也正是今年工业软件数量猛增的原因之一。

    要共建生态,则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 一方面,政府稳步释放政策红利,将工业软件作为产业重点发展,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加强对工业软件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促进工业软件深入发展。
  • 另一方面,企业加速信息技术应用,破除行业上下游间壁垒,联合多方力量进行自主研发,实现企业数字化覆盖,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和跨领域价值链横向拓展。
  • 喜欢就关注产城杂志

    分享城市经济发展建设方略与细节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7月11日
    下一篇 2019年7月11日

    相关推荐